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 九次落榜

九次落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四次,落榜;第五次,又是落榜;第六次,还是落榜!这对一位读书人来说是人生最大的挫折,最重的打击!不少意志薄弱者早已心灰意冷,在回家路上,悲伤病死的,落发为僧的,转事书画的,放荡不羁的,比比皆是,不一而足。但文震孟继续读书,准备再考。

文徵明潜心于诗文书画,生活并不宽裕。巡抚俞谏官声很好,想送他钱,就指着文徵明身上穿的蓝衫说:“衣服怎么这么破旧啊?”文徵明装作没听明白,说:“因为被雨淋湿了才这样子。”俞谏就没敢提送给他钱的事。简朴正直的品格,是文家的第二个家风特点。

文震孟就是生长在这样风骨清朗、饱润涵养、长于诗文、尤精书画的家庭氛围里。但他科场不顺,十次科考,九次挫败。

文震孟的爷爷文彭为国子监博士,叔爷爷文嘉能诗,工书,善画,还长于篆刻。文氏家族中出了多位男女诗文书画名家,是名副其实的书香名门。

先是考秀才,经过县考、府考、院(省学政)考,都顺利通过,成为生员,接着在既是省城又是陪都的南京参加乡试,也还顺利,考中举人,然后到北京参加更高级的考试,经历了九次失败。

一代诗文书画大家文徵明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病卒,享年九十。

第一次赶考,他先参加礼部的会试。三场考试顺利结束,发榜一看,名落孙山。这对文震孟来说,是人生遇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但他不服气,继续努力,准备再考。

徵明文墨,遍于天下。门下士子,四方人士,模仿之作,赝品太多,徵明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仁爱胸怀,博大气度,是文家的第五个家风特点。

第二次赶考,苏州到北京,路程约三千五百里,好在不走旱路,而走水路。文震孟乘京杭运河船只,晃晃荡荡,来到北京,经过严格检查,入闱静坐答卷。三场苦熬,又是落第。苏州是进士的高产之地,文震孟两次落榜,垂首回乡,没有面子。他雄心不减,准备再试一次。

文徵明声名大震,四面八方的慕名人士请诗文,求书画,接踵于道。但富贵人不易得到他的一文片纸,他尤其不肯给王府和太监作吹捧用的颂诗谀文。王爷以珠宝文玩相赠文徵明,他不启封,立即退还。不攀附权贵,是文家的第四个家风特点。

第三次赶考,他到北京,无心游山赏景,专心准备功课。这次,文震孟下定决心要榜上有名。发榜后,他到皇城红墙观看,又是金榜无名。他索性在京多住几天,逛宣武门外琉璃厂书肆,经史子集,文房四宝,钟鼎彝器,历代法帖,名人字画,珍奇文物,琳琅满目,无所不有。他见识增广,信心增强,回到苏州,继续苦读。

嘉靖初年,文徵明参与编修《明武宗实录》,并侍讲经筵,还受到赏赐,但文徵明觉得不自在,乞请回乡里。无心官场,潜心于诗文书画,是文家的第三个家风特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