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 改号大清

改号大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贝勒代善有资格、有条件,也有可能继承汗位。代善性格宽柔,深得众心,军功多,权势大,努尔哈赤曾暗示日后由其袭受汗位,他说过:“百年之后,我的幼子和大福晋,也就是正妻,交给大阿哥收养。”大阿哥就是代善。

皇太极七岁之后就帮助父亲处理家政。皇太极管理这个大家庭、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是很不容易的,说明皇太极在青少年时期受到实际管理的锻炼。

皇太极怀大志、藏玄机,有帝王之才,但同长兄代善争夺汗位继承,各方面均处于不利的地位,不得不施展谋略。有一次,努尔哈赤小福晋德因泽讦告大福晋两次备佳肴送给大贝勒,大贝勒接受并吃了;大福晋又送给四贝勒,四贝勒不接受,也没有吃;大福晋经常派人去大贝勒家,还在深夜外出宫院。努尔哈赤派人调查,属实。他不愿家丑外扬,便借故修理大福晋。这件事在满洲贵族中曝光后,大贝勒代善的威望大降,已无力争夺汗位。皇太极借大福晋同大贝勒代善难以说清道明的“隐私”,施一箭双雕之计:既使大贝勒声名狼藉,又使大福晋遭到修理。

皇太极很有幸,在他七岁时,满文创立,开始推广。努尔哈赤给儿子们请了师傅,教授满文。皇太极属于最早学会满文的一批满洲少年。那时,努尔哈赤身边有一位浙江籍汉人,做汉文的文书工作。皇太极既学会满文,也粗通汉文,在他的兄弟和诸将领中算是文化素养最高的。

大福晋是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一说为富察氏),三十七岁,正值盛年,有三个儿子:阿济格二十二岁,多尔衮十五岁,多铎十三岁。多尔衮三兄弟也和皇太极争夺汗位。努尔哈赤去世后,大福晋阿巴亥在皇太极等四大贝勒的威逼下,自缢而死(一说被用弓弦勒死)。她死后,多尔衮三兄弟失去依靠,就没有力量同皇太极争夺大位了。

万历二十年(1592年),皇太极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大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生母和庶母有十六位,兄弟十六个,姐妹八个,还有许多堂兄弟。女真人习俗,男孩五六岁学习骑马射箭,七八岁就驰骋山林,挽弓射猎。皇太极像许多女真少年一样,从小就娴熟弓马,如果听说第二天要出猎,就赶紧提前备马调鹰;如果不让去,就会哭着喊着请求随行。皇太极从小跟随父汗努尔哈赤出猎,从来没有抢过别人的一只猎物,从来没有隐藏一件缴获品,以存心正直,得到兄弟的称赞和老天的眷顾。

这样,代善失势,多尔衮失母,皇太极在大位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后金新汗的推举议商在沈阳皇宫进行。贝勒岳讬、萨哈廉到父亲大贝勒代善的住所,说:“四贝勒皇太极才能和道德称冠于世,深得先帝之心,大家都心悦诚服,应当让他尽快继承大位。”代善说:“这也是我的心愿!”于是父子三人议定。第二天,诸王、贝勒在一起开会,代善把他们的意见告诉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及诸贝勒,没有争议,取得共识。于是皇太极登上后金汗位。

崇祯皇帝的天敌分别是大顺的李自成、大西的张献忠和清朝的皇太极。本讲介绍皇太极是如何用谋略制胜的。

皇太极取得汗位后,继承父业,经过八年奋争,实现女真统一,完成东北统一,于是,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改国号后金为大清。他死后第二年,清军进关,入主中原。

——皇太极如何用谋略制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