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北京
——永乐皇帝朱棣的重大决策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永乐皇帝身着龙袍,端坐在奉天殿的宝座上,接受百官和使臣的朝贺,庆祝新年的到来,也庆祝新落成的皇宫——紫禁城宫殿——正式启用。从这一天开始,北京正式升格为明朝的都城,南京则成为陪都。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北京的大明皇宫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从朱棣决意迁都北京,到北京宫殿建成,先后经过了十八年。
第三,派太监侯显五次出使乌斯藏,西藏归于大明版图。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建成。朱棣下诏:明年正月初一,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举行庆贺大典。
第四,派陈诚五使西域,远达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哈烈(今阿富汗赫拉特),一次往返行程三万四千多里,加强了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
不难看出,从二十一岁到四十四岁,朱棣在北平居住了二十三年,北京是他的“龙兴之地”,也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朱棣刚一登极,就改北平为北京,随即开始北京城池宫殿的设计和筹备。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朱棣下诏,营建北京宫殿。永乐七年(1409年)以后,朱棣多次北巡,长期住在北京,而以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
第五,编修《永乐大典》,既是中华文化史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盛事。
因为北平的燕王府利用了元朝旧宫,所以朱棣出了凤阳(中都),又住进了元朝旧宫。在北平,朱棣奉旨多次北征,为明初巩固、安定北边立下战功,也多遭磨难,历练成熟,直到四十四岁重回南京,登上皇位。
第六,营建都城北京皇家宫殿,为人类增添了一份世界文化遗产。朱棣和他的皇父朱元璋一样,虽然都有历史大功绩,但也有历史大罪过——他们都漠视生命,特别是漠视士人生命,对于异己者,滥施淫威,残暴屠杀。尤其是在“靖难之役”后,对于不顺从自己的文官、士人,朱棣进行了残酷的杀戮,故宫红墙的威严之下,既有“远迈汉唐”的雄才大略,也有鲜血淋漓的历史另面。
燕王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八岁随父亲入住皇宫,十一岁封王,十七岁结婚,十九岁移住凤阳,直到二十一岁就藩北平。什么是就藩呢?因为朱元璋需要派人镇守边疆或要地,又对武将、大臣不放心,就分封儿子做藩王,既可以抵御外敌入犯,又可以在朝廷有危难时勤王。当然,朱棣后来起兵夺取皇位,这就不在朱元璋的意料之中了。
北京故宫的肇建,源自明成祖朱棣。北京明清故宫是中华文明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这么复杂的宫殿建筑群,它的规划和设计摹本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