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 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十月初一,同治帝与两宫皇太后命恭亲王奕为议政王、军机大臣;命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侍郎宝鋆、文祥为军机大臣。

第二,帝胤势力,主要是咸丰皇帝的弟弟们,如五阿哥惇亲王奕誴、六阿哥恭亲王奕、七阿哥醇郡王奕譞、八阿哥钟郡王奕詥、九阿哥孚郡王奕譓等。其中最有才能的恭亲王奕这时三十岁,正年富力强。当初大敌当前,咸丰帝和一干大臣都逃到避暑山庄。恭亲王奕是空有爵位的闲散亲王,既不是大学士,也不是军机大臣,更不是御前大臣,却要挺身在第一线,处理那么一个乱摊子,结果还没有被列入顾命大臣。这就引起奕的强烈不满。

初三,大行皇帝梓宫才到北京。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利用提前到京的四天,完成了这场政变。

十一,两宫太后召见八大臣,讨论一封奏折,内容是请求太后权理朝政,由亲王一二人辅弼。肃顺等顾命大臣以咸丰遗诏和祖制无皇太后垂帘听政作为理由,加以驳斥。双方激烈辩论。肃顺等人面对年幼的小皇帝和年轻的两宫太后,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小皇帝吓得哭了起来,尿湿了慈禧太后的衣服。最后,八大臣答应两宫太后,回到北京再说。

初五,醇郡王奕譞为正黄旗汉军都统,掌握实际军事权力。

九月初四,醇郡王奕譞任步军统领,掌握了京师卫戍的军权。不久,奕譞又兼管善捕营事。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初一,恭亲王奕获准赶到承德避暑山庄,叩谒咸丰帝的梓宫。相传在此期间,奕化装成萨满,在行宫见了两宫皇太后,会面约两个小时,密商决策与步骤之后,返回北京,准备政变。此时,咸丰皇帝刚驾崩十三天。

二十三,大行皇帝梓宫由避暑山庄启驾。同治帝与两宫皇太后奉大行皇帝梓宫,从承德启程返回京师。第二天,就以皇帝年龄小、两太后为年轻妇道为借口,从小路提前赶回北京。

以上三股政治势力,在咸丰断气之日,便开始较量。

二十九,同治帝奉两宫太后回到北京皇宫,随即在大内召见恭亲王奕等。

在对待顾命大臣的态度上,帝后一方同帝胤一方的利益是共同的,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顾命大臣,这就在三个政治集团的力量对比上以二对一,占有优势。

三十,发动政变。同治帝与两宫皇太后宣布载垣等顾命大臣罪状,把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被焚掠、皇都百姓受惊、咸丰皇帝逃到热河的政治责任,全部扣到载垣等八大臣头上。随后,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譞趁夜在行馆中将肃顺抓捕。肃顺咆哮不服,被捆起来,下宗人府狱,这时他才发现载垣、端华都已经在狱中了。

第三,帝后势力,就是六岁的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虽然他们是孤儿寡母,却是帝制时代皇权的核心。咸丰帝在临终之前将“御赏”章交慈安太后收掌;而将“同道堂”章交皇太子载淳收掌,实际上是由其生母慈禧太后掌管。持有这两枚印章,就是掌握了最后否决权。如果她们不加盖这两枚印章,八位顾命大臣是发不出诏书和谕旨的。因此,帝后势力是朝廷中最为重要的政治势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