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 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年轻的两宫太后和恭亲王

同治帝继位不久,清朝便开始推行同治新政。

第一,朝臣势力,其集中代表是咸丰临终顾命、赞襄政务的八大臣。

初五,改年号“祺祥”为“同治”。初六,诏赐载垣、端华在宗人府自尽,罢去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官职,肃顺处斩。即将行刑的时候,肃顺肆口大骂,又不肯跪,刽子手以大铁柄敲断了他的胫骨,他才跪下,然后被斩。就这样,咸丰皇帝任命的顾命八大臣,一人被斩,两人被自尽,五人被免。

当时,朝廷的主要政治势力分为三股。

初九,年幼的载淳在太和殿即皇帝位,这就是同治皇帝。

咸丰帝临终前所做的精心安排,很快就被打破,这就是“辛酉政变”。

后来,同治帝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垂帘听政设在养心殿东间,在同治帝宝座后面挂一张黄幔,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并坐在垂帘后面,恭亲王奕站在左侧,醇郡王奕譞站在右侧。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六日,三十一岁的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立下遗嘱: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赞襄一切政务。咸丰帝这时已经病得不能握笔,命大臣写下谕旨。接着,咸丰帝给皇后钮祜禄氏一枚“御赏”印章,给皇子载淳一枚“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保管。他的意思是,因为载淳只有六岁,还小,在他死后,由皇后钮祜禄氏、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与八大臣联合执政,避免出现八大臣专权或皇后钮祜禄氏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专权的局面。第二天清晨,咸丰帝病逝。

这次政变,因载淳登极后拟定年号为祺祥,史称“祺祥政变”;这年为辛酉年,又称“辛酉政变”;因政变发生在北京,也称“北京政变”。这个时候,发动政变的四个主要人物——慈安皇太后二十五岁,慈禧皇太后二十七岁,恭亲王奕三十岁,醇郡王奕譞二十二岁。

咸丰皇帝奕詝是清朝皇宫的第九位主人,在位十一年。这十一年始终沉陷在内忧外患之中,内忧是太平天国和捻军,外患为英法联军两次入侵,清朝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惨遭焚毁。

“辛酉政变”是君权与相权的一次大冲突,最终以君权取胜而告终,表现了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的机智果敢。它的重大结果是清朝体制的一大改变。经过“辛酉政变”,朝廷否定由顾命大臣赞襄政务的方式,而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由帝胤贵族担任议政王、军机大臣,这个体制最大的特征是皇太后与奕联合主政,后来慈安去世,奕失势,演变为慈禧太后独揽朝政的局面。而那位二十二岁的醇郡王奕譞也在这次政变中崭露头角,并且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