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 大明门

大明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才子解缙的人生福祸

解缙福祸人生的故事告诉我们:解缙,虽人很聪明,但缺少智慧;聪明很重要,智慧更重要。

这副对联自然是歌颂皇帝、皇宫、皇权和皇朝的,但就文学层面来说,它有三个特色。

第二,陷入太子之争。永乐帝有三个儿子,在考虑立储的时候,一直在嫡长子朱高炽与次子朱高煦之间犹疑,就悄悄征求解缙的意见。解缙本身就是朱高炽的老师,应该避嫌,言语谨慎,但是他直率地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还给皇帝生了一位好孙子。”永乐皇帝决定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但是解缙就此得罪了皇次子朱高煦。后来永乐帝又倾向于立皇次子,解缙劝皇帝这样不可,竟惹怒了皇帝,说他离间骨肉。

大明门上题有一副门联,上联是“日月光天德”;下联是“山河壮帝居”。

第三,谏阻永乐帝远征。永乐帝发兵征安南,解缙上疏劝阻。皇帝不听,发兵平安南,设置郡县,后来就借茬把解缙贬到交趾去做个小官。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进京奏事,顺便去看太子。当时朱棣北征,皇次子朱高煦挑拨说:“解缙趁皇上外出,私见太子。”永乐帝正在为太子的事情烦恼,怀疑太子私下与解缙交往,所以大怒,立即把解缙关进监狱。本来做皇太子老师,太子一继位,解缙就可能晋升为大学士,但他因此丢了性命。

皇帝到天坛祭天,到先农坛行耕耤礼,或御驾亲征,必须出大明门中门向南。而进了大明门,就进入皇城了。除了皇帝进出走大明门中门,皇后嫁进皇宫的时候,也用轿子抬进大明门中门,鼎甲的状元、榜眼、探花金榜题名,则可以从大明门中门走出。所以,大明门不仅是国门,也是地位和荣誉的象征。

永乐十三年(1415年),朱棣阅看在押犯的名单,见到解缙名字,对锦衣卫头目纪纲说:“解缙还在啊?”纪纲就在一个寒冬深夜把解缙灌醉,把他埋在雪中活活冻死,还抄了他的家,把他的妻儿老小及宗族都发配到辽东。

在明朝,只有大明门是唯一用国号命名的门,这座门规制并不高,不是七个门洞,也不是五个门洞,而是仅有三个门洞,也没有城台,更没有重檐,只是门匾题了三个字:大明门。

解缙,一代才俊,悲剧谢幕,才四十七岁,最终是因福得祸。可叹解缙曾写下“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的名句,却没能在皇帝威权下有个善终。

明朝在北京建了那么多城门,俗称“内九外七皇城六”,仅中轴线上就有十座城门,那么,哪一座城门堪称明朝的国门呢?答案是:大明门。

顺便说一下,后来清朝定都北京,把大明门的匾额换为大清门。民国初年改大清门为中华门。据说当时换匾的人本想把门匾翻过来接着用,摘下一看,门匾已经被清朝翻刻过了,只好另找一块门匾,刻上“中华门”三个大字。大明门上的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早已灰飞烟灭。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