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 南宫复辟

南宫复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待太上皇,应当只有两条:留,则敬之以礼;否,则祭之以鬼。既不敬,又不祭,自招祸,天难救。

朝廷有两个所谓的“太阳”——太上皇帝朱祁镇和当今皇上朱祁钰,大臣便分成两派势力。景泰帝不予重用的,原忠于太上皇帝的,或者有野心的大臣,便站在太上皇一边,同气相投,秘密谋划,寻找机会,发动政变,太上皇复了位,自己也能跟着升官。

对待太子废立的大事,废侄子朱见深,立儿子朱见济,这属于情有可原。但儿子死了,自己重病在身,又没有其他儿子,还迟迟不让原太子复立,造成人心涣散,逼太上皇孤注一掷。这就是景泰帝犹豫不决的重大失误了。

十七日早晨,百官进宫,等待景泰帝视朝。徐有贞出列,跟众官说:“太上皇帝复位了!”接着就三跪九叩,高呼“万岁”。其他官员也都跟着跪拜。就这样,太上皇朱祁镇夺回了皇位,改年号天顺,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废景泰帝为郕王。七天后,被废的郕王朱祁钰死去,葬于西山。

石亨掌管宫门锁钥,凌晨两点左右,他打开长安门,进兵千人。兵士入门后,他立即关门。另一股兵则赶到南宫。南宫大门紧锁,叩门不应。徐有贞命数十人举起大木头撞门,又令勇士翻墙进入,里应外合,打开南宫大门。石亨、张軏等进入南宫。太上皇掌灯出来,问是怎么回事。徐有贞等俯身跪倒,请登大位,喊着请太上皇登上轿子。兵士又害怕又紧张,轿子都抬不起来。众人把太上皇推上轿子,出了南宫。到了东华门,守门不让进。太上皇说:“朕太上皇帝也!”于是开门进入,直接到了奉天门(太和门)。这时,皇帝宝座还在大殿一角,众人搬到正中,让太上皇坐上宝座,然后鸣钟击鼓,打开大门。

徐有贞因拥立有功,当天就进入内阁,第二天加兵部尚书,后来又兼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在官员行列中被抓下狱。什么理由呢?徐有贞向天顺帝奏道:“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罪名是于谦打算迎藩王进京,继承景泰帝朱祁钰的皇位。王文不服,争辩。于谦笑着说:“辩什么?他们不讲事实有无,就是要我们死罢了!”新复辟的天顺帝命将于谦和王文等斩首,妻子戍边。

十六日夜,几个人又在徐有贞家聚会。徐有贞登上屋顶观看天象,说:“机会就在今天晚上,不可失去这个机会!”这时恰好边防吃紧,以此为名,兵入大内,谁敢阻拦!于是,几人决定当天夜里行动。徐有贞焚香祝天,与家人诀别,说:“事成,社稷之利;不成,门户之祸。”又说:“归,人;不归,鬼矣!”(我回来,就是人;不回来,就成鬼了!)

“南宫复辟”是一场争夺皇位的宫廷斗争,给后人什么启示呢?

十五日,景泰帝朱祁钰生病,免去文武百官朝贺。他实际上已经病了三天,不上朝了。

天顺帝的错误在于杀害保卫江山社稷、生民百姓的大功臣——于谦和王文。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四日夜,司礼监太监曹吉祥、文臣副都御史徐有贞、武官都督张(yuè)和武将石亨等,会聚在徐有贞家,秘密谋划迎接太上皇复位。徐有贞说:“必须让太上皇知道我们的意思。”石亨、张 说:“一天前已经秘密奏达。”他们又让太监曹吉祥入宫,把计划告诉了太上皇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孙太后出于私心,极力支持,因为如果太上皇复辟,她的孙子就可以成为皇太子,自己将来就可能做太皇太后。

而景泰帝的错误在于举措失度,其主要原因是一个“贪”字。景泰帝虽在危难关头对稳定明朝统治做出贡献,但贪恋皇位,以致在对待太上皇和皇太子的问题上出现错误。

“南宫复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废立皇太子一事。太上皇的长子朱见深在“土木之变”后被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景泰帝废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令他出京就藩,也就是离开北京去外地当藩王。景泰帝只有一个儿子朱见济,他要立见济为皇太子。但是,立了新太子朱见济之后,新太子在第二年就死了。那么,再立谁呢?有人主张再立原来被废的皇太子沂王朱见深。可是,提出这种意见的大臣被景泰帝下到诏狱,残酷折磨。立太子之事悬而未决,景泰帝自己又患病,不能上朝,这就为太上皇“南宫复辟”提供了时机和条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