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 康熙治河

康熙治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三,绕开黄河,就是从江苏淮阴到邳县,新开一条长达三百里的运河——中河。原来船行到这里,要借一段黄河再进入运河。黄河来水不稳定,有时风大浪险,水流湍急,每条船要增加二十多名纤夫,日行二三十里,有时遇到浅滩,还要把货物卸下,陆运过浅滩后,再重新装船。新开中河后,漕船不再借道黄河,避开了黄河的风险,直接从中河通过,无风浪之忧,顺利通行。这里我前些年去考察过,中河的河道还保存着。

康熙帝治河,贵在亲自抓。抓什么?抓考查。康熙帝派侍卫拉锡等去往黄河源头,到星宿海,往返万余里,并绘成黄河舆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经过实际踏查而绘成的黄河图。康熙帝六次南巡,巡视黄河,亲自考察,阅读方志,访问老人,扯绳测量,指授方略。

我今落魄邯郸道,要替先生借枕头。

四十年中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

靳辅见诗,认为这是奇人。靳辅访见陈潢,两人相见恨晚,靳辅就把陈潢作为幕僚,协助自己治河。当时官员们都把河道总督这个职位看作让人害怕的官职,正所谓闻者心惊,见者胆落。靳辅也有些彷徨。陈潢鼓励靳辅:“盘根错节,正好可以辨别哪件是利器;河久失修,正好需要有人奋起而担当。这个担当者,非公莫属矣!”

陈潢(1637—1688),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为人聪颖,但怀才不遇,屡试不中,落魄京华。他饱读治河之书,研究治水,颠沛流离,暂居邯郸,在黄粱梦吕翁祠的墙壁上题下一首诗:

靳辅同陈潢沿河考察,访问有经验的老人,日夜奔波,经过考察,胸有成竹。于是,靳辅一天内上了八封奏疏,建言治河方略:统审全局,河运并治——黄河和运河综合治理;浚河筑堤——疏浚河道,加筑堤坝;束水攻沙——积蓄大水来冲刷泥沙等。具体措施如下。

靳辅(1633—1692),今辽宁辽阳人,汉军镶黄旗,初为官学生,后任学士(五品)。像他这种经历,就是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因为出身旗人,被保送上学,推荐做官。康熙十年(1671年),靳辅任安徽巡抚。康熙十六年(1677 年),靳辅受命任河道总督。在离京赴任、途经邯郸的时候,靳辅在吕翁祠结识了陈潢。陈潢是何许人也?

第一,疏通河道,就是采用明朝的治水经验,筑堤坝束水,冲刷黄河水中夹带的泥沙,疏通河道。

这里插一句,到雍正的时候,运河实行分段管理:江南一人,称南河总督,驻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河、清浦两区);山东一人,称东河总督,驻济宁州(今济宁市);直隶一人,称北河总督,由直隶总督兼,驻保定府(今保定市)。

第二,加快泄洪,就是在主堤之外三四里的地方再筑一道遥堤,洪峰大的时候,河水可以在两道堤坝里下泻,这样就可以避免黄河决口,泛滥成灾。

康熙帝重视治河,要在选择能臣、廉臣做河道总督。明朝以都御史总督河道。清朝设专职河道总督。康熙朝设河道总督十二人,下面重点介绍靳辅,以显示康熙帝治河的决心、治策、智慧和风范。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