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再造生机
李兆林:欢迎我进公安局
2005年8月30日,成都市公安局会议室。
你们不是总说什么"政策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吗?——
我的观点是,作为一般工作人员,重要的是掌握原则性;作为领导干部,重要的是掌握灵活性。因为领导有个决策问题,那就应该灵活一点。如果领导也只讲原则,那就死了,改革进行不了啦!至于一般工作人员,必须按原则办事。他们也灵活,就没有规范了——
那你们的饭局岂不是少了很多?——
服务观念改变以后,就不觉得那饭吃得很享受。他会觉得那是件耻辱的事情。分内的事情做不好,还要人家请客,不丢人吗?——
那什么光荣?——
你的意思是说,你这个什么iso9001-2000标准虽然看起来神秘兮兮(反正我是一念就头疼),实际执行起来其实很简单?——
比以前简单得多。比如我是一个信访员,事情来了,领导没有批示,没有交代,以前就没法办理,现在就不成问题。又比如办营业执照,以前就是材料齐全,也还要复核,有时还要给领导看,现在不用了,岂不简单?——
为什么?——
因为职责分明。每个职务,每个岗位,在什么时间什么范围,该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全部规定得一清二楚,用不着事事都要领导签字——
那又怎么样?——
服务对象的满意是我们的标准,也是我们的光荣。如果行政机关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那这个标准就建立起来了啊!——
权力没有了,你们还有权威吗?——
最具有权威性的是科学,科学的权威高于行政的权力。但是科学的东西需要社会的认同,而且这个认同最后会变成整体的行为。比如我们搞这个标准,好多人都问我:局长,请问你这个模式用在政府部门怎么行?我说,请问我们是什么局?工商局!工商局是管什么的?管企业的。如果你不懂企业的标准管理,不懂iso9001-2000,你怎么管人家?至少,我们懂了之后,就有利于对企业的指导,也很能理解企业。后来大家都承认了。把iso9001-2000标准一学,懂了那套管理模式,工商行政管理的权威性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这倒是我不曾想到的。科学的管理模式,科学的检测标准,不但没有降低政府行政部门的威望,反倒提高了它的权威。看来,我们确实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但是,谢述钧说的事,我认为还是有特殊性。他们是工商局。工商局管企业,自然不妨运用企业的质量检测标准,其他局又如何呢?
二细节决定成败
程序简化了,效率提高了。过去办证六七天,现在最多一个小时,当场办理的比例达到了80%-90%——
这当然好,但也有个问题。如果是其他"清水衙门",搞这一套还可以理解,因为至少可以不像以前那么累。你们工商局过去可是一个权力机构,证件你想给谁就给谁,现在恐怕就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了吧?——
当然没有。不但不能想给谁就给谁,不想给谁就不给谁,而且不能想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我们做的流程改革,一是简化,二是规范化。所谓"规范化",就是明确规定什么事情你必须做,必须在什么时间之内做完。不做,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没做完,别人就要投诉你,我们也要查验你——
规定得死死的?——
规定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