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成都方式 > 第三章再造生机

第三章再造生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兆林说,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比如年检,汽车刹车不灵,电脑马上就显示出来,谁都看得见,谁也改变不了,谁也做不了手脚。灯光调节不对,微机马上报警,大家都听见了,想勾兑也来不及。

我说,这倒是,机器它不舞弊,也不会舞弊。问题是你们管理的项目那么多,就一个漏洞都没有?

我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管理就是服务"?

李兆林说,管理不光是服务。如果管理就是服务,那就应该叫服务不该叫管理。管理其实是两大职能,一是把关,二是服务。把关就是管,服务就是理,合起来叫管理。就像法律和纪律,合起来叫法纪。法律和纪律有什么用?对守法守纪的人一点作用都没有,只有对不守法的人才要把关。那么,到我们公安机关办事的人,比如办户口办驾照,有多少不合法的?没有多少,大多数都合法。这样一看,我们整个职能都要转变,就主要是服务了。

我说,哦,原来你们并不是只抓坏人。不过我这个人比较胆小,看不得穿制服的人。你们这身制服,可能女孩子看着觉得挺帅,我看着却是发憷。你想,穿着制服干什么?不就是要制服别人么?

大家又笑。

李兆林也笑,说制服还是要穿的,看惯了就亲切了。不过有些地方,能改还是要改,主要是从理念上改进。比如我们成都市的车辆管理所,管理硬件和服务理念都是最好的,是公认的全国最好的车管所。车管所进去两个大厅,一个车辆管理大厅,一个驾驶员管理大厅。刚修好的时候,我去看,就把"管理"两个字全部去掉,换成"服务",叫"服务大厅"。因为来这里上照、年检的车,99%以上是合法的,把关的事情并不多,主要的职能就是服务嘛!

成都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李兆林是一个标准的山东大汉,身材魁伟,声音洪亮,阳刚气十足。他生在辽宁,长在四川,当过知识青年、保卫干部、交管局长,长期在公安部门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情况,关心下级。他当交通管理局局长的时候立了个规矩,每天下班高峰期,机关干部要上街协助维持秩序;春节期间,在机关工作的民警要上岗值勤,让一年四季风吹日晒的交警能够回家过年。前一种做法解决了高峰期警力不足的问题,后一种做法体现了对一线干警的体贴关怀。而且,机关民警下基层,既能体验生活,又能密切联系,实在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多赢的方案。

李兆林和我同庚,都是1947年生人。同龄人说话随便。李兆林刚表示完欢迎,我就开玩笑说,你们是欢迎,我可不想来。只因为你们是"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试点单位,不想来也得来。

李兆林问我,为什么不想来?

我说,我的观点,有两个地方,最好一生都不要去,一个是医院,还有一个就是你们公安局。

大家都笑。

我说,管理换成服务,等于换了制服,亲切多了。还有吗?

李兆林说,装修设计也充分地人性化,让人感觉一进去你就是主人。我们的工作服务台是开放式的,而且比较低。民警在里面坐着办公,群众在外面坐着办事,大家都坐一样的椅子,首先在形式上就给你平等的感觉。

我说,啊,平起平坐!这个平台好,这才叫平台!既然是"平台",那就要"平"嘛!过去那种窗口实在不敢恭维。民警坐在里面,高高在上;群众站在外面,踮起脚尖才能把材料递进去。双方隔着玻璃说话,冷冰冰的,那感觉真像是进了当铺。不过人民群众更关心的,恐怕还是高效和廉洁。态度再好,事办不好,甚至贪赃枉法,那就不是"勤政爱民",是"笑里藏刀"了。

李兆林说,这确实是个问题。谁都知道,车管所是全国最容易出事的地方。那里面油水大啊!有什么办法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做到任何人都不能违纪,不敢违纪,不愿违纪。

我问,怎么不能?

李兆林也笑。他说,你这个观点没有与时俱进。现在人们的理念发生改变了。过去是有病才上医院,现在是为了保健。我们每年都应该去体检,预防身体的疾病。医院的职能变了,上医院的人也变了,不是只有病人才去。

我说,你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确实可能有病没病都上医院,但不会有人有事没事都进公安局。进公安局干什么?也保健?

李兆林说,公安机关当然并不保健,但不等于没有服务职能。过去人们的理解非常狭隘,好像警察就是抓坏人的。实际上,警察最先的产生,还是服务于群众。比方说以前的更夫,就是巡警的原始状态。他的职能也就是提醒大家防火防盗这些。警察制度就是这样逐渐演变过来的。其实公安机关除了有刑事司法的职能,还有行政管理的职能。

我追问,刑事司法和行政管理两大职能?

李兆林说,对。行政管理当中,又有相当大的一块是社会管理。所以,公安机关也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