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7
而史书上很简单的写到:秦王政七年,蒙骜卒。其子蒙武、孙蒙恬均为秦国名将。
蒙骜当时的战绩,甩了王翦不止七八条街。如果他不死,灭楚哪里轮得到王翦当主将?
第四年蒙骜在河外和信陵君率领的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作战失利,被迫退回秦国。
据记载,当时秦国不断的进攻魏国,魏国赦免并召回因窃符救赵事件而流亡在赵国的信陵君,信陵君因此组织了五国联军对抗秦军。显然在此之前蒙骜应该在率领军队进攻魏国。
第五年,晋阳叛秦归赵,蒙骜率军又攻占赵重镇晋阳,重置太原郡。
第七年,秦国听闻魏公子无忌死亡,使蒙骜攻魏,取二十城,置东郡,使秦国土与齐相接,对韩、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因屡立战功,蒙骜官至上卿。
驻守耿县的是马超,当即向董卓求援,并率三千铁骑在河岸奔驰,减缓晋军渡河速度。并没有主动进攻,往往都是以冲乱晋军秩序为主。
董卓警觉后,率部增援耿县马超,逼退来犯河西晋军。
李靖军团已经知道公孙策等人的抉择,所以不敢主动挑衅,进攻耿县不果后,决定渡河进攻驻扎在定水的蒙骜三万秦军。
第八十二章李靖
蒙骜在定河连营安寨,陆寨造攻城器械,水寨造船舟。昼夜不停,人停工作不停。
第九年,秦军分两路:一路由名将蒙骜统帅,北出太行山,试图切断邯郸周围地区与北方代、雁门的联系,防止李牧南下救援邯郸。
另一路则由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成蛟率领,预期从上党的屯留东出太行,直逼赵国都城邯郸。之所以让成蛟统帅大军攻打邯郸是因为他曾经在赵国担任人质多年,对于邯郸周围的状况相对熟悉。
不过,秦国似乎错信这位年仅十八岁的王弟,他率领的大军在屯留长期逗留,止步不前。为什么呢?因为成蛟的粮草不够!
这就造成蒙骜的北路大军变成了孤军深入,赵国可以充分腾出手来歼灭北路的秦军。
这时成蛟一路仍然没有动静,蒙骜见形势不利,只得撤退。庞暖派兵埋伏于太行山密林深处,乱箭射杀蒙骜,秦军大败,赵国顿时国威大振。不久,秦长安君成蛟在屯留叛降赵国,赵封其于饶。
蒙骜,姬姓,蒙氏,是以蒙山为氏。齐国人,秦昭王时自齐入秦,是战国后期秦国名将。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继位,蒙骜从此出现在历史记载中。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蒙骜奉秦王嬴子楚之命进攻韩国,韩国割让成皋和巩给秦国,秦国的疆界到达了魏国的都城大梁。此战之后,秦国获得成皋和荥阳。秦国在此建立了三川郡。
第二年蒙骜率军进攻赵国,平定攻破赵国在西边的重镇晋阳,秦国设置太原郡。
第三年蒙骜带兵攻打魏国,攻克了高都和汲。同年,蒙骜率军再次进攻赵国,攻占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