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7
不久,开州蛮人首领冉肇则叛唐,率众进犯夔州,赵郡王李孝恭率唐军出战失利,李靖则率八百士卒袭
所有的历史名将中,李靖精熟军政,综合可入前三。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大多失散。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灭陈之战的指挥者。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大军事家、左仆射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卿终当坐此!”
这样的重量级将军被赵军伏击射死,赵国的国威都大振,可想而知,蒙骜生前是多么的恐怖。这么恐怖的人,只在史书上轻描淡写的写死了,这说明死亡的原因是忌讳。
这个忌讳就是长安君成蛟,秦始皇的弟弟。
李靖进攻定河蒙骜部众,采取的战术很简单,也是李靖一生最常用的战术。那就是奇袭!
他亲率三千平胡勇士乘夜攻破秦军大营,四处放火,使得秦军混乱不堪。紧接着紧随其后的各路晋军杀来,一战杀到天明,蒙骜拼死抵抗,李靖无法击溃秦军意志,只能撤退。
留下一地死尸,伤兵遍地的秦军大营在晨风中哀嚎。
大业末年,李靖任马邑郡丞。这时,反隋暴-政的农民斗争已风起云涌,河北窦建德,河南翟让、李密,江淮杜伏威、辅公等领导的三支主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动摇着隋朝的腐朽统治。
身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也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遂“自锁上变”,将往江都,以告发此事。但当到了京城长安时,关中已经大乱,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不久,李渊于太原起兵,并迅速攻占了长安,俘获了李靖。
李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在临刑将要被斩时,大声疾呼:“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李渊欣赏他的言谈举动,李世民赞赏他的才识和胆气,因而获释。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做三卫。
灭萧铣时,由于萧铣控制着险塞,李靖受阻,进军迟缓。李渊却误以为他滞留不前,贻误军机,秘密诏令许绍将他处死。许绍爱惜他的才干,为他请命,才免于一死。
蒙骜浑身浴血,沉默看着战场。和李靖对战,蒙骜原本有些信心,现在已经没了。李靖太可怕,混乱的夜战中,各部晋军如使臂展,相互配合,绞杀秦军犹如左右手。
“三万大军,一夜之间,被杀万人,这让我蒙骜有何面目去见王上?”蒙骜拔剑自刎,随行铁鹰锐士急忙间一脚踹出,踹飞剑刃。
蒙骜脖间皮肉已被划开,血流不止,副将一看,松了一口气。没伤到血管就好,当即召来医匠救治蒙骜,一面派人收整伤兵,同时派人飞马报咸阳。
这三万大军直接战死上万人,余下的伤兵减员什么,能战之兵不到万人。这让蒙骜实在无法接受。
对上李靖,谁输了都要甘心。如果说项羽是最霸的将军,是战术无敌。那么李靖就是谋略最深的将军,战略为正,战术为奇。奇正相辅,就是项羽,也在李靖面前抗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