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0
托,是一时权宜之计而非长久国策等等,魏国朝野还是大觉别扭,公议始终认为
魏国这段时日没有丞相。说也怪,对这种太子丞相,人民总觉得不对劲,不是真
丞相,所以只要是太子任相,总是认定魏国没有丞相。如今又是太子任丞相,不
是又回到魏国痼疾去了么,既然如此,求贤何来?于是,那首“坎坎伐檀兮”的
老歌,又再次在大梁城的大街小巷哼唱起来。
魏假打量了老士一眼,没有说话走了。三日之后,魏假召见了老士,当殿拜
老士为左丞相,慌得老士红着脸接连打出了一串响亮的喷嚏,一时涕泪交流不能
自已,只连连打躬不止。拜相王书颁行朝野,魏国臣民一片哗然――魏国终究有
丞相了,中兴有望了!要知道,魏国在信陵君之后,已经虚空相位多年了,魏国
民众能不高兴么?不料,朝野还没高兴得几日,魏假的王书又下来了:太子魏炽
“人民愚昧,王何计较哉!”
在魏假愤懑无从发泄的时候,尸埕的抚慰如一缕春风掠过心田。
不可思议的是,身为左丞相的尸埕,第一个坦然接受了太子右丞相,理由慷
慨一篇:“治国者,忠爱为首也。忠君者,四仪之首也。煌煌君命,焉得狐疑哉!”如此这般,太子丞相的风波很快也就过去了,魏假的魏国庙堂也很是和谐安
兼领右丞相。与左丞相同领国政。魏国朝野再度哗然,大梁城再度哗然。看官须
知,太子是国家储君,这太子任相,其实几乎就等于国君亲自任相,能不重叠掣
肘么?故此,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没有过太子亲任丞相的怪诞庙堂。可是在魏
国,偏偏就开了这个先例――魏哀王九年,魏国以太子为丞相!其时,不管魏国
王室如何辩解说,太子为相是哀王受了苏代的游说,而苏代则受了楚相昭鱼的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