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3
“不。三处须得澄清。”一直凝神倾听的嬴政轻轻叩着书案,“其一,王绾
之举,绝非突兀。其二,王绾主张,绝非复辟。其三,王绾之心,绝非自觉权力
失落。不明乎此,不能妥善处置纷争。”
“君上三说,依据何在,敢请明示。”王贲一如既往地直率。
“先说一。”嬴政顺手从文卷如山的旁案拖过一只早已打开的长大铜匣,拿
制很快就消失了。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并不如何瞩目,然却影响深远的大事。不
久之后,我们将目睹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嬴政深感朝会之出乎意料,散朝后立即召进李斯王贲会商。
李斯说,博士宫联具请行封建,意料之中不足为奇。战国末世改制,若没有
诸侯制声音,反倒是怪事了。而老丞相王绾不事先知会,而突兀力主诸侯制,才
出一卷竹简展开在案头,“这是《吕氏春秋》,两位可能不熟,廷尉该当明白。
《吕氏春秋》明白主张封建制,而且是众封建,诸侯封得越多越好。王绾素来信
奉吕学,未尝着意隐瞒。当此之时,王绾必感事关重大,而又无法说服我等君臣
,故联手博士,形成朝议对峙,逼交公议而决。显然,老丞相是有备而来。三位
皆曰突兀,因由在于忽视了王绾的治学根基,似觉老丞相没有理由如此主张。可
是真正的棘手。王贲说,老丞相历来与闻决策,该当明白君上图治趋向,今突兀
转向诸侯制,完全可能引发大局动荡生变。王贲深表赞同,补充说,此等动荡与
其说迟滞郡县制推行,毋宁说为天下复辟者反对郡县制立下了一个新的根基,后
患多多。蒙毅则以为,王绾突兀发难,很可能是受了博士们煽惑,未必是自家真
心主张;其中根源,必是王绾自觉新政轴心不在丞相府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