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农事
“好像说过,”朱老爷子回忆道:“那个老周说过一次,被我骂了一顿。我想拔出来再插回去,岂不是多此一举?好好的禾苗不被拔死了?”
朱老爷子有些不好意思。亏他自诩种地老把式,一到南方,就闹出这么大个笑话。真是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好。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在没有化肥的年代,积肥是增产高产的最直接的方法。
为了获得充足合适的肥料,朱顺明建了两个积肥建筑,一个化粪池,一个积肥塔。
化粪池建在猪圈下方,同猪圈排泄物有管道连通。化粪池产生的沼液用来追肥和杀虫。.
朱顺明对农事确实很在行,尤其是种植水稻和循环种养殖。
毕竟他在城步这个地方待过好几年,一步步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对当地农事农时很熟悉。
朱老爷子开垦的荒地在玖安镇城外,沿着溪水开垦,全都插上了沙棘,围城农庄。
朱顺明早在冬荒时就因地制宜,在半山腰上盖了几栋标准猪圈,用来养猪;山顶种满桃树李树之类的果树,果树下打算养鸡;靠近河边有几个棚子,是让鸭子休息产蛋的地方;挨近猪圈还挖了一口大池塘,池塘用来养鱼,同时方便养猪用水。
农田边上还有一排暖房,朱顺明特意盖的育秧室,建有夹层,可以生火加热。
积肥塔是沤肥用的。直径一丈、高三丈的空心塔,三面堆土成坡,方便上下。下方开一小门,用于取肥。
将河泥、枯枝败叶、绿草、人畜粪尿等从上方倒入,等待自然发酵沤熟,从下方小门取肥,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沤肥的肥料用来充当底肥,能极大增加农作物的抵抗力和产量。
“儿呀,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朱老爷子觉得不可思议。虽然农庄还没有产出,但看朱顺明的布置、建设,产出不会少。
育秧室建得很大,不仅能满足农庄自己的秧苗需求,还能对外出售。
看着朱顺明将自己的农庄弄得大变样,朱老爷子有些傻眼。农田还能这样弄?想想确实有道理,种植养殖弄一起,是可以互补。牲畜吃草,不用养殖成本,拉的屎尿可以肥田,增产增收,多妙。
只是那个育秧室朱老爷子看不懂。庄稼还要住房子?把种子往地里一撒不就完了吗?
待到朱顺明知道朱老爷子种田只是将稻谷种子撒在地里,如同种麦子一样种时,有些啼笑皆非。
“你招募的农技员没跟你说过要育秧插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