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杨贵妃 > 第36章

第36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时的她,比之初入宫时成熟和浓艳了。她的躯体,在入宫以来也渐渐地丰腴了一些。

李隆基私心以珠圆玉润来形容杨玉环。事实上也是,她的青春生命,如今正进入巅峰季。天宝四载八月,她的虚龄是二十七岁,足龄则过了二十六年稍多,她是六月初一生的。

大唐贵妇们自我把青春全盛季中心定在三十岁这一点上,以前后各五年,为生命的茂盛时代。廿五岁以前,虽然也有七八年青春,但一般认为那是如花朵由蓓蕾至初茁,趋向开放,还未绚烂。女子的成熟,有如花的妩媚吐艳,二十五之后,才能说是好景,而此时的杨玉环,正由好景走向巅峰。

她被引入宫中,度为女道士,已接近五年了,在当时,杨玉环虽是妇人,而且已生过孩子,可是,她的稚气仍未脱,青春的稚气,曾经逗引和诱发向老的皇帝的生命力。当武惠妃还在世之时,李隆基以被人照顾得太周到而自我感到向老了,到带些稚气的杨玉环的进入,有如一阵风吹开一道门户,他的生命忽然被风吹入了开启的门中,那道门通向一个新境界,似乎是回春!

在过去四年多近五年的时间中,李隆基自感生命力又旺盛了,兴趣转向多方面了。

这样,在初夏之后不久,他们又沉缅于享乐了。

杨玉环伴着皇帝,亲自设计,用太湖石在兴庆宫的沉香亭畔,堆砌一座假山,小舞娘谢阿蛮在堆石时,曾冒险舞蹈而上。

杨贵妃--第五章

第五章

天宝四载,七月二十六日壬辰,皇帝颁诏令,命光禄大夫、行左相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李适之为使,金紫光禄大夫行门下侍郎集贤院学士陈希烈为副使,持节礼册,册立左卫勋二府右郎将韦昭训第二女为寿王妃。

现在,他看着珠圆玉润式的贵妃,由衷地欣快,他陪伴贵妃受朝贺,有时,他还亲自指点一些礼仪节目。

但是,荣为贵妃的杨玉环,实际却一些也不高兴,她的家事,有似一块铅压在心中。

她知道自己的父亲情况不好,然而,形势早已如此,她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她的嫂嫂,承荣郡主,没有来朝贺。在宫廷礼仪上,这是不合的,但是,宫廷中好象忘记了体制,不去理会。至于出身普通贵家的杨贵妃,对承荣郡主的不来,有自我逃避的安慰——在今天之前,承荣郡主是她的嫂嫂,平辈,但从今天开始,她正式地成了承荣郡主的长辈,但她又依然是玉环的嫂嫂,这一矛盾是她所不能自释的。

陈希烈是第二次作册立寿王妃的副使。寿王的第二任王妃,出身比杨氏高了一些,她的父亲官郎将。

这一项诏命发布之后,仅隔十天,八月初六,宫廷宣布皇帝新的诏令,册立太真宫女道士杨氏为贵妃。册妃并未有庄严的典礼,但有一项盛大的宫内欢宴。入宫多年,身份不明不白的杨玉环,终于正了名,为六宫之主。

(南宫搏按:史书中如资治通鉴者,把唐帝第二次册寿王妃的日期错为七月壬午日,本文据原始诏令。又册杨贵妃事,唐历,本纪,统记,时间都不同,有记甲辰、甲寅。以上为根据唐实录。)

杨玉环着上了贵妃的大礼服,那是她第一次正式穿上宫廷中目前最高品级的服饰而出现在群众中,接受嫔妃、命妇、内宫的朝拜。

衣服使她显得雍容华贵,别有一种风仪。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