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已经有多年了,德国的社会民主党,用了最卑鄙的手段,鼓动着德俄的开战,而中央党;因为宗教的缘故,所以对于国家大计,大抵以奥匈帝国不转移。
现在,大错已经铸成,所以结果也不得不忍受。
祸变的来临,势所必然,这是无法可以避免的。
德国政府的错误,就是在于只知道维持世界的和平,因此坐失开战的良机,而且再为维持世界和平的联盟所牵制,最后也终成为世界协约国的牺牲品了。
这名义上虽称为世界协约国,实际是反对保持世界和平而决心造成世界大战的。
对于维也纳政府所发出的最后通谋的形式和内容,在现在,世人还是有着许多的责难,这是殊欠公充的。
世界上任何的国家,处在同样的境地,未有不是这样来举动一下的。
在奥地利的南境,有一个不共戴天的仇敌,时时对奥国的皇室放出了挑战的态度,待到时候一到,必须要使这奥地利帝国倾覆而反快。
一般人士的心目中,唯恐考皇一死,这件惨祸必须要实现的。这是委合理的。
而且奥地利帝国或许不会的切实抵抗的能力。
一九一四年的战争,并不是强迫民众去参加的,实在是全国上下所切望的,国人急急地要使全世界的不安告一个段落。
这就是德国二百万以上的成人和青年,所以欣然去从军,甘心作猛烈的争斗,而且在国旗之下,甘愿洒最后的一滴血来捍卫自己的祖国。
这一个争自由的战争爆发了,规模之大,实在是空前未有的。
在慕尼黑方面刚旬听到了暗杀的消息,我们脑海里立即发生了两种感想:一是战争无法可避免;二是哈普斯堡皇必须维持聪明。
近年来奥国的安危。完全对之于老皇法兰西斯·约瑟(FrancisJoseph)的身上,所以由民众的眼光来观察,老皇的死,等于国家的自知的覆灭。
世人大都以为这次大战或许是可以避免,所以把战祸的发生归处于维也纳政府,这实在不是公平的论调。
因为这次的战争终不可避免,至多延缓了一两年而已。
所恨的就是德奥两国的外交政策,他们对于无可避免的一天,还是常常想多方延缓,直到最后关头,被迫而不得不战,那时候的时机已属不利了。
如果想勉力台湾省维持和平,那么,战争一起,时机将更陷于不利,这是我们可以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