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战争年复一年的继续着,战争的毫情,也就一变而为恐怖了。
大家爱国的热忱,慢慢地冷却下来,光荣的幻想,已经深在死亡的苦痛之中了。
这时每一个人的心中,大都有“自存”和“效忠”的两件事在击突。
一九一五——一六年冬季,这种击突,在我已成为过去。我的意志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起初我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常常兴高采烈呼喊欢笑,现在一变而为沉静坚决了。
因为我所最怕的,便是德国为了联盟的缘故,也许会有一天被卷入击突的漩涡,这击突的直接的原因,也许并不在奥国,奥国因为内部的政治关系,竟无法来实行援助同盟国的充分决心。
对于战争,不论这个老大帝国愿不愿,然而已经到了非战不可的时候了。
这次击突的态度,我个人对之十分明白。
我以为这种击突,并不是奥地利为要惩罚塞尔维亚而战,实在是德意志为着生存而战,换句话说,就是日耳曼民族为了它的生死存亡和自由前途而战。
德国人必须要步着毕士麦的后尘,现在的少年德国,对于过去的祖先,他们把英雄的血在威森堡(Weisen—brug)到西丹(Sedan)及巴黎的战争中所获得的胜利,仍旧应该努力保持着。
一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我都是这样。
青年的志愿兵已经变成了老练的战士。
这种变化,整个军队都是一样的;因为我军经过了长期的战阵,已经老练坚强,凡在这次战役中不能抵抗的已经早就被淘汰了。
倘使这战争而获得胜利的话,那我日耳曼人能够靠了自己的势力而再在列强间占得一个地位,因为日耳曼帝国是节衣缩食来一战,那是决不能做和平的保障者的。
八月三日,我就呈请国王路特威三世(LudwigIll)准许我服么于波维利亚的军队中,那时候内阁的国务非常的忙碌,然而我的呈请第二天就批准了,这是十分快慰的。
我生平最伟大而最难忘的时期,便在这时期开始了。这是和其他德国人一样的。
过去的一切事迹,如果和这次激烈的斗争相较,那都不足道了。
回首到当年我民族勇猛战争的最初的星期,我不禁悲喜交集,我深以仁慈的神,能够使我来参加这次的战么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