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田中正明使用的是猪八戒倒打一耙的欺骗战术,把日本军蓄意挑起战争的责任推到共产党的身上。试问《二十一条》和《田中奏折》的内容是什么?不就是要灭亡中国吗?灭亡中国的途径是什么?不就是凭借日本军事上的优势,在中国的土地上一次又一次地挑起战争,一次一次地蚕食中国的土地,最后的目的是迫使中国签订像《日汪密约》内容那样的条约,把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等全部控制在日本手里吗?皇姑屯事件是谁制造的?“九•一九事变”又是谁挑起来的?“七•七芦沟桥”对中国人民来说,那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子子孙孙都不会忘记从那一天起,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驻丰台的部队,有预谋地在宛平城外芦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在夜幕掩护下试探我军心理,企图引诱我军先打第一枪,从而把挑起战争的责任加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可以肯定,征服支那不可能和和平平、一帆风顺。斩尽杀绝倒是征服支那不可欠缺的强硬手段。只要考虑得当,行动周密,干得彻底,不被当场抓住证据,又控制住当地舆论,彻底摧毁支那人的精神,执行(刑)者的官兵和忠于日本的学者肯定会慎重考虑大和民族的荣辱问题,偏袒本民族,把有说成无,把真说成假,混淆是非。随着历史不断地向前推移,人们的记忆也将淡化,往事定会自生自灭,不了了之。最最重要的是征服支那,手段促成目的,目的无论如何也少不了手段。到了目的达成之日,用羽翼下“溥仪式”的人物出面说话,为“皇军”歌功颂德,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被“皇军的圣战”所淹没,自然而然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日本军国主义者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这种赤裸裸的霸权主义逻辑只能纵容部下犯罪和起庇护作用。而对决策者,不因为他不承认国际法就不受国际法的约束。战后依据国际法组成远东国际法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战犯进行公开审理,其中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松井石根被判处绞刑,主犯谷寿夫被引渡到中国,被处死刑。
八、走鸣冤诉讼之路
欲要诉讼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滔天罪行,必先状告田中正明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歪曲和否认。道路遥远和艰难,但千里之行又始于脚下。我们是受害者,掌握着侵华日军的罪恶事实,又有13亿人民作后盾和广大爱国华人华侨的支持,经过不懈的努力,为雪国耻,一定能够胜诉。
田中正明是何许人也和《“南京大屠杀”之虚构》(见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8月中译本)出笼的背景,在有关章节里已作了简介,不再追叙。众所周知,1937年7月7日,日本在中国北平附近的芦沟桥,发动了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世人有目共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甲级战犯时,对南京大屠杀一案作了定性,形成了铁案。那么试问:田中正明为了歪曲和否认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和南京大屠杀,在《“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中有哪些虚构呢?
虚构之一,是西安事变中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在南京俘虏了蒋介石。《虚构》为了污蔑共产党,他说:
为了迫使南京政府就范,这时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等中共领袖相继离开陕西省的红色首都延安前往南京,商讨国共合作全面进行抗战等问题。当时蒋介石已经成为共产党的俘虏,实际上已完全丧失了以自己的意志中止对日全面抗战的力量。(《虚构》第91页)
西安事变在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大意义,是蒋介石迫令部下执行不抵抗主义的结果。西安事变何以得到和平解决,共产党从中起到什么作用,世人皆知,已成历史。但是,对中国有着重大影响的西安事变,田中正明都没有把它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他凭什么“资料”证明西安事变后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到了南京,蒋介石又是怎样成为共产党俘虏的呢?他对中国的政治历史知识等于零。中国许多小学生都知道,西安事变中周恩来只到了西安,却未去南京。毛泽东和朱德一直未曾离开延安一步。田中正明虚构得太离奇了——也许这就是他惊天动地的才华!
虚构之二,是刘少奇指使学生挑起芦沟桥事件。在这里田中正明造谣的才华举世无双,栽脏也不用起草,说道:
总之,刘少奇根据党中央的批示,派遣抗日救国学生,乘黑夜在芦沟桥上向日中两国军队射击,挑起日本驻屯军和宋哲元的29军发生冲突,致使冲突扩大为日中战争这一闻名历史的大战。(见《虚构》第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