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两个多月后,武三思派手下书写载有韦后“秽行”的大字报,张贴于天津桥上。唐中宗震怒。一般绿帽乌龟都是掩耳盗铃之辈,最恨别人揭短,他马上派御史大夫李承嘉。“穷覆其事”,要彻底追查。
李承嘉禀武三思意旨,很快结案,上奏说是被外贬的“五王”派人张贴大字报,“虽云废后,实谋大逆,请族诛之”。
唐中宗虽昏愚,也知道没有这五个人就没有他今天,不同意族诛“五王”,只判五人长流蛮荒之地。
中书舍人崔湜阴劝武三思:“假如敬晖等人日后北归,终为后患,不如矫制杀之!”
“那派谁干这差事呢?”武三思问。
“周利贞”。崔湜推荐。
周利贞为崔湜表兄,曾是武则天时代的大理寺正(中央监狱长),武后被废,他被张柬之等人贬为嘉州司马。武三思弄权,此人又重回朝中。如今,能有机会报复昔日整治自己的“老上司”,周利贞摩拳擦掌。他马上以御台侍御史的身份,即刻出发去岭外,报仇之心,迫切之极。
等到周利贞急匆匆赶到监所,张柬之、崔玄瑋已经老病而死,只剩下敬晖、桓彦范以及袁恕已还活着。
官场怨毒,刻入骨肉。周利贞先命左右把桓彦范绑起来,四个大汉相持,在锐利的大竹搓板上面上下磨曳,“肉尽至骨,然后杖杀”。接着,他又派人逮捕敬晖,把对方寸剐而死;最后,抓来袁恕已,周利贞命人端来大碗野葛毒汁,逼其喝下。袁恕已一直是个注重养生的人,服黄金多年,耐毒很强。被灌数升野葛汁,袁恕已仍不能死,毒液攻心,疼得他十指抓地,指甲尽数剥落,嚎呼辗转,还是断不了气。最后,周利贞自己上前,用棍子上下猛击,把袁恕已活活打死。
至于最早劝说张柬之等人诛除诸武的薛季昶,被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儋州(海南岛),绝望之下,饮药而死。
任务完成后,周利贞返京,擢拜御史中氶。不过,天网恢恢,后来玄宗登位,把他和宋之问逮捕,一同赐死于桂州驿。
杀掉“五王”,武三思气焰覆天,权倾人主。他常讲:“我不知人世间什么人是好人什么人是坏人,和我好的就是好人,和我不好的就是坏人!”
武三思当权,自然有一帮人趋炎附势,“兵部尚书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太府卿纪处讷、鸿胪卿甘元柬皆为(武)三思羽翼”。此外,还有被时人称之为“五狗”的周利贞、宋之逊、姚绍之等人,侍奉左右,以为爪牙。不久,由于武三思乾陵“乞雨”成功,大旱有雨,中宗认为是武后“显灵”,下诏恢复武氏诸庙。
解决了“五王”,武三思诸人下一个目标,又瞄上了中宗太子李重俊。
李重俊是中宗的第三子,非韦后亲生。这个青年本性明果,但由于没有高德师傅教化辅佐,“举事多不法”,存有青年人最常见的豪侈毛病。此外,太子宾客杨璬、武崇训等人皆是皇室驸马,“惟以蹴鞠猥戏,取狎于(李)重俊,竟无护调之意”,数位公子王孙,天天踢球喝酒,不可能有正经事干。
同时,中宗爱女安乐公主也很忌恨李重俊,由于他不是韦皇后所生,安乐公主常常当众称这位皇太子弟弟为“奴才”,侮狎至甚。同时,安乐公主自己想当“皇太女”,更把这位弟弟视为眼中钉。“安乐公主恃宠骄恣,卖官鬻爵,势倾朝野。或自为制敕,掩其文,令上(中宗)署之,上笑而从之,竟不视之。”宠溺如此,难怪安乐公主无法无天。
韦后不是自己亲妈,姐姐安乐公主不是自己亲姐,李重俊“不胜愤恨”。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八月,李重俊率左羽林及“千骑”(御林军精兵)三百多人,突然冲入武三思府中,立斩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以及相聚饮酒的党徒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