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全景纪实 > 第42章

第42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后,冯·赛克特又到广州,与在广州经商的德国人汉斯·克莱恩及德国国防部的普罗伊少校共同策划了在广州建造兵工厂等事宜。

当时的广州由军阀控制。

他还提出,德、意两国在对南斯拉夫政策上应互相协调;应联合敦促匈牙利把它要修改边界的要求集中于针对捷克斯洛伐克,因为这有助于匈牙利与南斯拉夫结盟。

最后,希特勒讲了一句经过再三斟酌的奉承话,说:“墨索里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政治家。

根本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齐亚诺从柏林返回后,满怀信心地认为“可以任意支配德国人了”。

他得到的印象是:希特勒是一个轻率浮躁、无足轻重、易于摆布的人物,毫无墨索里尼那样的才能,完全可以利用他来为意大利的利益服务。

齐亚诺已经领会到希特勒正在觊觎奥地利。

随后,希特勒请齐亚诺进入会见厅落座,开始交谈。

齐亚诺首先称颂希特勒的“英明”,谎称墨索里尼对希特勒“很钦佩”,并把意大利情报部门截获的英国攻击德国的外交文件的副本亲手交给希特勒。

齐亚诺说:“英国正在备战,打算进攻意大利和德国。

不过,幸好意大利的军事力量现已超过英国和法国。

墨索里尼对齐亚诺完成的使命非常高兴。

他公开宣布:罗马——柏林轴心已牢固建立起来了;今后欧洲就会围着这个“轴心”转了。

就在1936年10月23日齐亚诺与牛赖特在柏林威廉街74号德国外交部签订秘密协定的当天,在该部对面威廉街64号的“里宾特洛甫办事处”里,当时任德国驻英国大使的冯·里宾特洛甫与日本驻德国大使小路公共草签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希特勒1933年上台后,一直执行着互相矛盾的远东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一方面对日本侵华表示同情,认为日本国小人多,拓展“生存空间”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对蒋介石政权保持友好关系。

1933年夏天,希特勒派在20年代德国陆军重建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冯·赛克特到中国,会见了蒋介石和宋美龄,提出了一份关于改组国民党陆军的详细备忘录。

因此对英国没有必要担心。”

希特勒明确地说,德国的扩张着眼于中欧、东欧和波罗的海;地中海全归意大利。

---------------

13.三国“轴心”(3)

---------------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