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更重要的是,破坏极大的长期性战争只能使同盟中的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英国和苏联——遭受巨大的破坏,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强美国的地位,使英苏两国战后无暇他顾,只能伸手向美国乞援,以重建家园。
这样一来,大英帝国和帝国特惠制也就不攻自破了。
美国顺理成章地将成为世界的领袖。
战后的历史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英国由于战争,国库如洗,财政破产,美国一停止租借援助,它立刻陷入无钱度日的窘境,被迫放弃帝国特惠制。
他们经历过很多次战争,可在他们所参加的每一次战争中,他们都有办法胜利地爬起来,继续把握住世界人民与世界市场。
“这一次,我们是英国的盟国。
我相信我们应做它的盟国……
我极力想使丘吉尔和其他人明白,我们虽然是他们的盟国,准备同他们并肩取得胜利,但他们绝不能以为我们与之结盟,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们维护其古老、中世纪的帝国观念。
“我希望他们能够觉悟到他们并不是这个同盟的主宰;他们应该明白在胜利后,我们决不会坐在一旁,听任他们的反动制度压制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的成长和发展……”
不出10年,延续了300余年的大英帝国开始土崩瓦解。
那么老谋深算的丘吉尔是否看出罗斯福别有用心呢?
丘吉尔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对此只字未提,只是说无条件投降不应包括意大利。
他的记忆力出了问题。
---------------
7.大西洋海战(4)
---------------
依笔者之浅见,罗斯福是要避免重蹈威尔逊总统的覆辙在战后没有为美国争得应有的地位,打破英国的殖民帝国。
“无条件投降”肯定要迫使轴心国顽抗到底,延长战争时间,大大增加双方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但却能消除英美苏三国都担心一方单独媾和的疑虑,增进了三国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