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18.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7)
---------------
罗斯福改变立场,支持丘吉尔关于法国地位问题的方案。
斯大林举起双手说:“сдъюсь”(即“我投降”、“我同意了”)。
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上,罗斯福放弃了一国一票的设想,接受了一个妥协方案: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联合国成员国;安理会的决议须经五个常任理事国(美、英、中、苏、法)的一致同意,即五大国有否定权。
他写道:三大国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将来在更重大的问题上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会议的第四天(2月7日),罗斯福建议回到波兰问题上。
斯大林说,莫洛托夫准备好了一个与总统建议吻合的草案,晚上一块听听,现在先讨论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问题。
斯大林没有忘记1939年苏联被国际联盟开除一事,提出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都应有表决权,至少对战胜德国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应有表决权。
罗斯福的脸拉了下来。
在波兰政府问题上,莫洛托夫的草案给了英、美两国一个台阶,同意在卢布林政府的基础上,吸收伦敦流亡政府的部分成员。
丘吉尔虽然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坚决,但不得不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波兰已在苏联红军的控制之下,只得作罢。
在这一天,罗斯福也得到斯大林同意出兵中国东北的承诺。
但斯大林的承诺是有条件的。
但丘吉尔这时出来为斯大林辩护,说他的心已经飞向伟大的俄国人民,他们流着血还把纳粹打翻在地,理应让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有表决权。
丘吉尔其实是为英联邦的自治领、特别是战后要取得自治领地位的印度争得表决权,以增加英国的地位。
罗斯福成了孤家寡人。
会议的第5天(2月8日),三大国在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即法国在对德国管制委员会的地位问题、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程序问题和波兰政府问题,终于取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