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全景纪实 > 第237章

第237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美国把大批供应中国的租借物资,特别是飞机调往埃及,更激起了蒋介石的不满。

他认为,要想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必须对中国军队重新进行整训和装备。

他对中国的士兵评价很高,认为只要领导得当,他们完全可以同任何国家的军队媲美;对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贪污、无能、不关心士兵生活和军事训练,则极端鄙视。

---------------

22.中国战区(6)

---------------

他说话尖酸刻薄,背后把蒋介石称为“花生米”,所以他绰号叫“醋性子乔”。

1942年3月6日,史迪威到重庆正式向蒋介石报到,说明他的职责是:美国总统的代表;驻华美军司令官;驻华空军司令官;对华租借物资监理官;滇缅路监理官;中国战区参谋长。

不管职责有几条,史迪威的在华使命主要是“增强用于战争的美援的效果和改进中国军队的战斗效能”。

当时,美国采取“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它的对华政策是:发挥中国战场的作用,尽量多牵制和消灭日本军队,以便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战胜日本;同时,控制蒋介石政府,使中国成为战后依附于美国、抗衡苏联的亚洲的主要稳定力量。

他深信,中国拥有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60个师,就能够打败日本。

为此,史迪威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份改革中国军队的计划。

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式装备,同意史迪威在印度设立兰姆珈训练学校,在中国昆明和桂林设立训练中心,装备和训练一批中国师,但却坚决反对史迪威提出的撤换和处罚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要求。

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史、蒋之间的矛盾。

1942年夏天,由于非洲战局的变化,英国人吃了败仗。

史迪威到任后的第二天,侵缅日军攻占仰光,滇缅路有被切断的危险。

蒋介石根据史迪威的要求,派他赴缅甸指挥中国第5、第6军作战。

可是,他却指挥不动这两个军,部队进退皆以蒋介石的秘令行事。

于是,开始了史、蒋之间围绕指挥权问题的斗争。

缅甸失守后,史迪威同部分中国军队一起撤退到印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