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9
陈皇后说:“圣上给臣妾的两匹马,开始我还怕骑。但还是牵到有石头的地方,爬上战马。这是两匹温
“只要圣上愿意听,臣妾就来谈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吧!”
“还在商朝末年,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继位。周武王发动了讨伐商朝的战争,获得了天下的统一。周武王看见自己一个小邦统治了这么广大的疆域,为了防止诸侯叛乱,同时也是为了巩固政权,武王决定论功行赏,把王族、功臣以及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结果,造成了几百年的争斗战争。直到秦朝统一天下。”
“我们又来看汉朝。刘邦在与楚霸王争夺天下取得胜利后,接着又消灭了异姓王。但是,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封了刘氏子弟到各地为王。汉文帝也继续封诸王子为王,到了汉景帝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景帝削减了一些王爷的封地,由此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经过多年征战,叛乱才被平定。”
“西晋时惠帝愚鲁无能,皇后贾南风杀死辅政大臣杨骏等掌握政权。贾后专政引起诸王不满。永康元年,在洛阳掌握禁军大权的赵王伦起兵捕杀了贾后及其党羽,宣布自己为皇帝。诸王不服,起兵反对。赵王伦兵败被杀。八王之乱直打了十六年才结束。”
“明朝时,朱元璋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分封他的儿子到各地。建文帝还没有登基,就对他的各位皇叔手中的权利深感忧虑。就与伴读老师黄子澄定削夺之计。登基后,建文帝就策划从朱棣下手。朱棣决定先下手为强,就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发动了战争。最后建文帝打仗失败,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即皇帝之位,就是后来明成祖。除了明成祖,后来明朝还有一个王爷发动叛乱。”
李岩皇帝说:“我知道,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独守闺房的痛苦,所以要对几年不在家表示道歉!”
陈皇后说:“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皇上不但做到了名留青史,还使为妻做了天下仰慕的皇后,为妻的以前独守空房也就值了。”
李岩问:“皇后,朕在唐村,曾经叫皇后读书。你读过吗?又什么感想!”
陈皇后说:“臣妾听了丈夫的话,就想起读书是最好消磨时间的好方法,就读了一些书,也有一些感想!”
李岩说:“那我们夫妻交流交流,好嘛!”
“圣上现在还没有儿子,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就是不能分封儿子到各地,本来以为分封子孙到各地,可以巩固国家权利,结果,这是以后带给子孙动乱的根源。自己的儿子,可以封王爷,不能给他们封地,不能给他们军队。一定要考虑国家的长治久安。一定要减少老百姓受战争祸害。”
李岩听了皇后的一席话,对她不能封皇子到各地,不能让这些王子有自己单独军队的权利,很以为然。说:“朕听了皇后对历史的研究,皇后真的是为国为民啊。独立于朝廷的封地、军队,就必然要争取独立的权利。他们就想着对抗朝廷,就可能爆发战争。历代被封封王王爷发动的战争,对国家的破坏,不低于外姓对国家的危害。以后,在大顺,就不能给那些王爷与封地,不能给他们自己单独的收税的权利,不能有他们自己的军队。就是保卫王府的军队,也不能是他们自己的,只能是朝廷派遣的。我们要把可能发生的战乱,消灭在没有出现之前。”
陈皇后说:“臣妾就是害怕说我后宫干政啊。”
李岩说:“只要不涉及具体的人和事,不是为了你陈姓的亲属的利益,不是为了后宫争权夺利,只要出以公心。你可以把自己学习的心得告诉朕。江山是我们的,就要为江山的稳固,为以后的安定,为老百姓的利益去想主意。”
李岩问:“皇后,朕在唐村,给你两匹战马,让你学习骑马,学过没有?”
陈皇后说:“臣妾想说,又不敢说。”
“为什么呢?李岩问。
陈皇后说:“历史上,有一个说法,就是后宫不能干政!”
李岩说:“后宫不能干政,就看怎么说了。比如吕后干政、武则天干政,她们都争取自己的权利,争取自己娘家的权利。当然,这样干政,是要受到谴责的。也有后宫干政受到表扬的。如唐太宗的皇后。朱元璋的皇后。她们利用自己是皇后的条件,巧妙地劝谕自己的皇帝丈夫。使社会减少动荡,使人民少被杀戮,功不可没。”
陈皇后说:“圣上说得对,一个人,就看她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就看她的建言,对后世是好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