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
第十天,风尘仆仆、垂头丧气的邻居们终于回来了。他们的身后确实跟着牲畜和牧奴,但数量比预计得要少得多。
一问才知道,他们确实遇到了别的部落,而且还是一个全族人口将近千人的大部落。然而可惜的是,他们遇到这个部落的时间太迟,之前早已有好几拔怀着同样目的的汉人抢先将这个部落大部分的牲畜都买走了。
这个部落还剩有少量牲畜可供交易,但问题在于,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蒙古人相对纯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却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对牲畜价格进行调整。结果,邻居们一共花了六百多贯,买到的牲畜却只有周武的一半多一点儿――尽管这个价格仍然要比内地便宜好多倍。而且从质量上讲,周武所买的马均为上马或中马,而邻居们买的却都是下马和驹(注2。
每次想到自己只不过抢先了几天,竟然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周武简直笑得几乎连嘴都合不拢。
周武的好运气还不止如此。
蒙古人更希望以物易物,许诺说,若周武能够带来粮食、布匹、茶叶、服饰、铁锅等各种生活物资,那便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换取更多的牲畜。可周武哪有这些东西啊?茶叶、铁器属于专卖物资,不经官府同意贩卖会掉脑袋的!贩卖粮食给已经臣服的朵颜三卫牧民倒是可以,但问题是周武自己都缺粮。他们刚刚移民到辽东,手头上除了种子粮和最基本的口粮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了。
不过幸好大明在辽东的开原、广宁两处开设了马市(注1),牧民可以在马市里使用大明宝钞购买货物,因此周武手头上的纸钞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当周武带着牲畜和牧奴回到领地后,消息慢慢传来,于是周围的邻居们纷纷前来打探消息。当他们听说买这些牲畜和三名牧奴居然只需要五百多贯时,一个个都羡慕得要命。附近的邻居比周武还穷,他们都只是恩骑尉,家底更薄。不过,秉承着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精神,邻居们便约起来凑了份子,然后一同去那个游牧部落购买牲畜。
四天后,邻居们还没回来――这是从移民屯到那个部落所在地来回所需要消耗的时间。
第五天。其中一个邻居满脸沮丧地回来了。原来。回家地路上周武曾经到一个有邑贵族家中借宿过。因此。已经有其他人早已知道了能够以极便宜地价格买到牲畜地消息。结果。当邻居们赶到那个全部人口还不到两百人地小部落时。没等邻居们表达来意。部落首领就直接表示无法和他们进行交易。因为。部落里能够进行交易地牲畜早已被闻讯而来地有邑贵族买光了。
春耕之前大约一个月的时候,周武的领地上来了一个叫做孙大寿的家伙。抵达周武的领地时,孙大寿衣衫褴褛、满脸菜色,看起来纯粹就是一个难民。然而令众人意外的是,这个貌似乞丐的孙大寿却最终导致周武的领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一个月前孙大寿还是一名在京城服役的匠户。永乐元年正月初一献宝大会召开后,看到有人凭借独家技艺获得了官身甚至爵位,他也不由动了心,于是拾掇哥哥孙大福用自家祖传的手艺去献宝大会上碰碰运气。
邻居们当时并没有立即放弃。而是劝说蒙古人将剩下地牲畜买掉。然后拿着钱去其他部落买更多地牲畜。为了打动蒙古人。邻居们甚至表示愿意提高五成地购买价格。
听了这个价格。部落首领把嘴一撇。不屑地摇着头。
“朋友。昨天就有和你们一样地汉人把价格提高了一倍。但我同样拒绝了。我真地不能把剩下地牲畜卖掉。牲畜对于我们蒙古人来说就是部落地根本。万一别地部落不卖牲畜给我们。那我地部落就会消失掉。”
邻居们觉得这个首领固执得不可思议。但如果换位思考他们就能够理解了:蒙古人对牲畜地感情。正如他们对土地地感情一样。
面对这个无比固执地首领。邻居们磨破了嘴皮子也没办法。最后。邻居们只好派了一个代表回去通知各家。然后继续往北走。想要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遇到别地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