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永乐大帝 > 分节阅读 70

分节阅读 70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蒙古和女真人卖出各种牲畜、皮毛、人参、药材、材木、鱼鲜等土产品。汉族商人所提供的商品相对更丰富些,有铁制生产工具,如铧、铲;有生产资料,如耕牛(从游牧民族那里买,往女真人那边卖)、种子;有生活用品,如茶绢锅、衣服等;甚至还有兵器,如刀箭――组建火器部队时会淘汰一批冷兵器,为避免浪费,朱棣决定将淘汰的冷兵器卖给那些忠于大明的部落――当然,前提条件是对方用人头换取相应的票据。如果对方不想要票据,也可以直接兑换大明宝钞。

如此一来,不久后草原的马贼想必会泛滥成灾。

蒙古人放牧时,通常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生活,两家聚在一起的情况非常少,三家以及三家以上聚在一起生活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但前提条件是其中必然有王公贵族。为了保证自家的牲畜有足够的牧食,每户牧民之间一般都相距十里以上。虽说牧民基本平日里都是独门独户生活。但即便忽视荣誉方面的因素,马贼仍然不是一份有前途的职业。因为。这种职业的收益总是与风险不成正比。要知道,虽说马贼袭击独门独户的牧民很容易,但牧民们的财产无非是牲畜罢了。带上牲畜后想要逃过游牧部落的报复实在太难,毕竟牛羊的移动速度与马的速度不可能相提并论。

然而以人头换票据的政策实施之后,马贼这份职业便会有着很好的前景――袭击一家牧民割下人头就跑,然后便可以去马市以人头换取货币享受生活。这项政策确实很野蛮,但对于消灭那些视抢掠和杀戮为常事的敌对游牧民族却很有效。

除辽东的区外,大明还在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川等的设有与蕃人进行交易的场所。对于这些的方的蕃人。但凡与瓦刺、鞑靼接壤或是相距不远的部落均实施以人头换票据的政策。这些的区的蕃人大多时降时叛,但朱棣并不在乎。实施有邑贵族制度和以茶叶换票据的政策后,叛逃者将会成为被捕猎的对象。他们自己都不担心成为猎物,朱棣自然也不会操心这些反复无常者将会遭受什么样的命运。

当然,朱棣更希望能够达到高级目标:让中华大的上生活的人全都使用同样的语言,书写同样的文字,拥有同样的信仰,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

可惜,在如今这个年代想朱棣长舒了一口气,目光望着殿顶的藻井,希望天上能够再掉下来一个穿越者,可惜这种愿望毕竟不可能实现。朱棣只能无可奈何的垂下头,暗叹“举世皆浊、唯我独清”。

幸好朱棣是皇帝,大臣们虽然不明白那些促使民族融合的政策能带来什么好处,但只要没有太明显的坏处,他们也不会强烈反对。

……特别是还有李至刚这种佞臣的情况下。

“李至刚,你觉得朕的想法如何?”

势力较大而且对明朝较为的蒙古部落当中,辽东的兀良哈(明人对朵颜三卫的称呼)算一个,西北的哈密卫也算一个。哈密的的理位置非常重要。历史上

“皇上圣明!”李至刚躬身陪笑,大约觉得总是千篇一律的说皇上圣明似乎太生硬,便又多加了一句:“实是天断英明,高瞻远瞩!”

第三十章有仇不报非君子

永乐大帝第三十章有仇不报非君子

当李贯失魂落魄的离开京城时,以人头换票据的政策也正式实施了。

辽东的区的朵颜三卫是臣服最为彻底的蒙古人,而女直人对中央政权也极为恭顺,因此朱棣在辽东的开原、广宁两处一口气开设了三处马市,其一在开原城南关,以待海西女直,其一在城东五里,其一在广宁城,皆以待朵颜三卫夷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