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
朱棣只希望神机营去草原上逛一圈后,能够创下“神机营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注1:车夫。
第三十一章茶马司巡捕的弊端
永乐大帝第三十一章茶马司巡捕的弊端
从空中俯瞰,一支拉出近五里长的队伍象一股黑色的巨蟒般蜿蜒向北挺进,所过之处,人踩马踏尘土如霾似雾,马刺佩刀碰撞响成一片混淆。这一带因连年征战,早已没了人烟,一座座的村墟都荒落了,无数的野驴野马黄羊羚羊草鹿竟然巢居在里头,一惊之间,惊慌结队逃逸,引得队伍中那些从来没有来过北方的军士们兴奋的大呼小叫。
普通明军的理论构成为“铣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火器的比例占到了10。而神机营则全部使用火器。神机营绝对是朱棣的心头肉。选拔神机营的战士时挑选极为严格,但同时给予的薪酬也很高。普通士兵所拿薪酬都是每个月三贯,抵得上普通未入流的官员。也就是说,一人入神机营当兵,足以养活一家五口。显然,这支神机营并非卫所制度,而是募兵制。募兵制最明显的特征便是花费高,但一般而言,通过募兵制组织的军队战斗力也强于其他兵制――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岳家军、戚家军便是如此。
募兵制最大的缺点则是募兵以军人为职业,长期跟随某位将领战斗,因此容易形成军阀。另一个缺点则是将领可能会吃空饷。但神机营显然不会有这种缺点。别说神机营拱卫京师,长期待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即便神机营作为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离开京城去作战也不必担心。因为,神机营编有提督内臣两名,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一名。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余各领三司,每司还独立作战的普通军队一般只派一名监军,而神机营里的宦官却至少有二十三人。在这种监视力度下,将领能够搞什么小动作不成?
历史上神机营成立后不久又成立了拥有五千匹马的五千下营,附属于神机营。但由于朱棣将成立神机营的时间提前了,而这时军中严重缺马的现象并不是朱棣凭主观意愿可以解决的,因此五千下营暂时还没成立。然而朱棣一开始的战斗思路便是使用车骑联合作战,五千战马暂时不用想,但他仍然东拼西凑了两千多匹驮马,建了一个附属于神机营的车营。
历史上永乐皇帝数次北征所使用的都是武刚车。那种武刚车长二丈,阔一丈四,车外侧绑长矛,内侧置大盾,平时运粮、运兵,战时可当屏障使用,既可防敌骑兵冲击,又可对箭有一定防护能力。但总得来说,武刚车主要功能还是用来运粮、运兵。
明代宗时出现了偏厢车,后来戚继光所使用的也是偏厢车。偏厢车和正厢车最主要的区别便是偏厢车只用向外面一厢作为防护,而正厢车则前有屏障,更利于前行作战。武刚车和偏厢车都有一些缺点尚未克服,诸如车式太重,需要人马太多,不宜涉险,不适用于进攻战斗等。所以,朱棣最终决定将车营所用战车规轻车用于作战时,如果在平的上,推挽仅需要两人,登山涉水也不过四人,用起来较为轻便。如此轻便的战车,却可以遮蔽二十五人。
这支八千人左右的部队中车辆就多达两千余辆,但如果把他们当成是辎重兵那就大错特错了。
考虑到轻车虽然速度较快,但同样无法满足追击涣散敌骑的要求,因此理论上朱棣还应该提供一只骑兵部队与神机营配合作战。
在京城恰好有一只骑兵部队。这只部队名为三千营,和神机营一样,三千营也是历史上的京师三大营之一。之所以叫三千营,是因为组建此营时,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的。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历来担任突击的角色。
但朱棣犹豫半晌,最终却决定不派三千营去配合神机营――这便好象不用坦克部队进行突击,而是用它追击逃跑的敌军一样――虽然仍然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但杀鸡用牛刀显然太浪费。再者说,朱棣手上名声最响的便是这支骑兵部队。若是将三千营派到北方和鞑靼人作战,万一惹得什么人产生了歪心思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朱棣打算只派遣神机营北上,到了北边再临时征召朵颜三卫的有邑贵族参战。
目前神机营有三千多人,车营每马配主御手(注1)一名,副御手一名,合计四千多去朵颜三卫临时征如的蒙古骑兵,人数估计会超过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