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夜半时分,宋军悄悄将干柴、芦苇、硝石、硫磺等引火之物,运上山腰,而后,一齐点燃,朝山下推去。加上夜间南风强劲,风借火势,火助风威,须臾之间,整个关内小道变成了烈火的海洋!无数楚军在烈火中哀号,翻滚,许多浑身是火的楚军拼死往山上冲,却被严阵以待的宋军乱箭齐发,射成了刺猬!
青苔见此情此景,也不忍心再看下去,悄悄地转回大帐去了。
与其说是激战,倒不如说是屠杀。等到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关内的一切嘈杂都已平息,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血腥味和让人恶心的烤肉味,关内一片焦黑,早已分不起是人、是马、是兵器、是战车,袅袅余烟从这一堆堆的焦炭上散发出来,连远在十里之外都能闻见一股股恶臭扑鼻而来。
青苔强忍着肚子里翻江倒海的恶心,匆匆视察了战斗结束之后的战场,听取了手下诸将的汇报:
整个犀首关战役,历时整整一下午零一夜,全歼楚军五万余人,其中斩首八千余,掳获两千楚军战俘,其余楚军皆被火攻烧为灰烬。楚将斗犯在突围时被乱箭射死,已取下其首级。青苔名人详细地将此次战役经过写成奏章,连同楚军战俘及斗犯首级,由大将猛桊率军押送往睢阳。
楚军的动作也着实很快,就在青苔军攻下陈国的第二天,楚军就派出了斗犯为大将的五万援军,往郑国扑来。青苔闻讯,连忙分兵两千,命伊挚镇守陈国;自己则连夜率精兵一万,赶往郑、陈之间的咽喉要道――犀首关布防。
就在宋军完全控制关城的三个时辰后,楚军前锋就已出现在关城之外。大将斗犯对这座关城再也熟悉不过,对于这座由楚的属国陈国控制的关城,他已经率军往返不下十余次,每次楚国大军都是从这里北进中原,伐郑、攻宋、窥视中原的大军,都是从这里出发的。这一次,也不会有丝毫意外。他骑在马上,得意样样地催促部队赶紧行军,好赶在宋国部队到达之前赶到郑国,好迎头痛击晋、宋部队。
和往常一样,关城飘扬的陈国旗帜还丝毫没变,见楚国大军到来,守将连忙将南关口大开,放楚军进关。作者在这里要交待的是,此关分南北两个关口,关内不仅狭长,而且刚好被两山所夹,三辆战车不能并行。南北关门之间大概有两里多长,一般五千人的部队,也要经过半个时辰才能完全出关。
当五万楚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出了北关门,正杀气腾腾地朝郑国开进之时,斗犯却猛然发现身后的关门猛然“镗”得一声,关上了。千斤的铁门由于突然关闭,当场就夹死十几个楚军,就在身后楚军大惊的时候,北关门的陈国旗帜被突然拔掉,关城上呼啦啦竖起了宋国旗帜,隐藏在关城城墙的宋军一齐现身,而北关外也一阵炮响,一员大将横刀立马,拦住了斗犯去路。
此时,关城的南北两门已经同时突然关闭,除了一小部分楚军已出了北门,一小部分楚军还未进关之外,大部分楚军都被困在南北关门之间狭长的通道之内,这时在关内两侧高山崖壁上埋伏已久的宋军弓弩手一起现身,箭如雨下,朝着无遮无拦、措手不及的楚军倾泻而下,滚木擂石也滚滚而下,砸得楚军人仰马翻,死伤枕籍!
青苔战胜楚军之后,遂驻军犀首关,静待公孙固大军捷报。
数日之后,消息传来:晋、宋联军合兵攻破郑国都城新郑东门,迫使郑国与晋国结盟。晋、宋大军各自掳掠物资、人口之后,撤军而去。
青苔闻讯,心中又喜又忧,正不知如何区处。喜的是,宋国一雪国耻,大胜而回;忧的是郑国遭此惨败,必不会善罢甘休,恐怕日后战事再起,又将生灵涂炭!
第一部玄鸟生商第七章秘密外交使团
(更新时间:2007-4-20:05:00本章字数:2904)
斗犯率领数千兵马刚刚出了北关,就发觉了身后的变故,马上敏锐地觉察到:糟了!中埋伏了!不过他反应还算灵敏,也顾不上身后的楚军大队,他用戟一指前方,指挥楚军拼死向前冲去。但横在前面的宋军大将也不躲闪,只是微微笑着,并不答话。等斗犯离自己还有不到五十步远之时,宋将勒转马头,避向一边,然后一声炮响,数十辆插满刀刃的破陷车一齐推出,正堵住楚军去路,然后埋伏在关道两侧的弩弓手一齐涌了出来,密密的劲弩如飞蝗般朝楚军射来!
宋军对楚军的包围歼灭战在关内、关外到处可见,由于占据了有利地形,加之有部队埋伏,宋军逐渐占了上风。被围楚军很快就被歼灭大半,但剩余楚军还在负隅顽抗。因此战斗仍然异常激烈。
虽然关外的战斗很快结束,但关内的约四万楚军的抵抗仍然异常激烈。从下午一直战斗到晚上,战事仍然没有结束。
青苔在率军打扫好北关外战场后,押着数百楚军战俘,用大车装着并楚军大将斗犯及数千楚军阵亡士卒的首级返回了关内。
关内楚军仍在顽抗,青苔见不能迅速解决战斗,遂召集众将商讨对策。大将南宫奚虎献上一计,要将楚军一个不剩,彻底歼灭在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