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第二十九章 海内存知己 下
“行了……”她笑了起来:“卿的主意不说也罢,来来,本王替你说出来。不就是让本王整备兵马抢先出击,将清平关收入掌中方位万全之策么?”
“殿下英明。”
得到清平关,通往京城的门户就打开了,清平关一失,丹霞郡无险可依,唾手可得。丹霞进可攻退可守,位于关中要地,是天然的根据地。从丹霞出发,翻越最后一道屏障就是永宁的门户——月关。
相反,若是得不到清平关,永州受地形压制,自保容易进攻难,军需粮草均不足争夺天下。而朝廷可以赢得足够的时间调动兵马,与清扬形成拉锯之势。接下来就是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至于胜负更是难以估算。更重要的是,清扬的对手绝不止偌娜一面,东面的茨兰,中州的杨绮都是劲敌,更何况还有一个摸不清浅深的苏台迦岚。
清扬评论迦岚:“大义凛然。”苏台迦岚是正统的皇太子,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忠君爱民,她有远大的志向,但又被大义的名分压制。她绝对不会是第一个举起叛旗的人,但也不会是最后一刻依然守卫在苏台偌娜凰座边的。
战事拖得越长,苏台迦岚下定决心争夺天下的可能就越大,而相比永州,鹤舞更具备问鼎中原的各种条件。
合上最后一份公文,尽人事听天命,接下来就看明霜了。
“鸣瑛啊,明天就发兵清平关了。”
“军队已经准备妥当,粮草齐备,军械整齐,明日三更造饭,卯时出发。”
“终于到了这一天了——”
永州和亲王府中,鸣瑛和苏台清扬两人都在为大业忙碌着。桌案上公文堆积如山,两人眼底都有明显的黑印,可见举兵以来殚精竭志,如今终于到了进军清平关的那一天。
“大业是否能成就在此一举”这些天来鸣瑛一边进行发兵前的最后准备,一面这样对自己说。十年准备,一朝举事,她和清扬都秉承速战速决的战略。只有尽快占领京城,逼迫皇帝退位,或者退而求其次——杀了偌娜,夺取凰座正式登基,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内战给苏台百姓带来的伤害。
“清平关是不是能保住,就看那个明霜的想法了。”
到了五月,终于不再被孕吐折磨得迦岚恢复了以往的勤勉,所有该她完成的工作半点不推卸。主子勤奋了,臣子们反而轻松许多,至少昭彤影的肤色比前些日子润泽不少。这日来回报的时候也不知迦岚得到了什么情报,抓住她问:“王姐能不能攻打下清平关?”
昭彤影听到这个话题眼睛发亮,望着鹤舞的主人斩钉截铁道:“不知道!”
后者翻一个白眼:“如此?”
“如果殿下愿意听臣的建议,胜负就没有悬念了……”
十年准备中,她和清扬几乎想到了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演。比如起兵的时机,就是几度计算,最终才定在春日。永州兵马确实强健,且将士用命,百姓同心。然而,永州毕竟地少,物产有限且道路不便,很难为争夺天下的大业提供一个坚实的后方粮仓。故而早在五年前清扬就把目光投向了苏台西南粮草转运点的清平关。
苏台每年最重要的两次军需补给,一是在四月,一是在九月。
四月运粮,九月运械。
九月运输为军械冬衣,主要是让各地军队过冬所用,且每天冬天都是各处战事平和的时候,正好修整城池,整备军需训练军队。此外,扶风、凛霜等地飞雪连天,每年的冬衣是否及时至关重要。
前一年秋收后,各地征收的粮食运送入几大粮仓,经过地官层层统计汇总送到京城。然后由夏官计算各地需要运输的军粮数量,再与地官共同测定运送方式、数量,差不多也就是第二年二三月间。而从各地出发的运粮队伍抵达西南重镇清平关,一般都是四月,然后再从清平关陆续向扶风等军事重镇发送。故而,每年四月底到五月初,是清平关粮仓最为丰沛的时候,相应的,西南各个军队的粮草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所剩无几。这个时候夺下清平关,不但获得充沛的补给,更重要的是扼住了整个西苏台精锐之师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