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请小苏同志回去代我向你妈妈问好,并转达我的谢意。”
苏娅情急之中含混答道:“爸爸妈妈身体都好。”贺东航着急,给她递眼色,苏娅不看他。告别时,贺远达又对苏娅说:
---------------
昨天接到叶总秘书的电话苏娅很犹豫。贺东航的爸爸住院几个月了,通常是家里待一阵儿,医院里住一阵儿,总队首长看过他两次,苏娅都借口逃脱了。这次是她亲自接的电话,秘书又特意说,叶总请苏主任亲自安排,她难以推辞。一进病房门,她就把同贺远达的关系和温度做了定位。她说:“首长,武警总队的首长来看您。”而从岳海回来她则称他为“贺伯伯”。她发现正在起立的贺东航注意到了这细微的变化。
叶总和宁政委还没坐下就向贺远达捧出不大的一块海底玉,贺远达很高兴地接过去把玩。贺远达有个收集石头的爱好。他喜欢人家把全国各地的石头拿来送他。他绝不到市上去买。多年下来也收集不少,在地下室里陈列了一屋子,其中也不乏珍品。贺东航说过,他父亲不把收受石头当成收礼。石头不能算礼品,顶多算是土特产。心里却算计着,那一屋子的石头,什么时候该派个好用场。
叶总和宁政委见老首长高兴,就像约好了似的很快把话题引向苏娅。
贺远达马上说:“这个孩子好。她在美国人面前很讲政治,觉悟也高,像毛主席说的,没有一点奴颜婢膝。比省政府的那个翻译好,英文程度也比她高。”
对婚恋这东西不能太清醒、太理智。你掰着指头数数,机关算尽的婚姻有几个是真正幸福的?我们已经不年轻了,我们的理智不会只关注酷不酷,靓不靓,有派没有派。成熟的理智往往关注的是利益,而对利益的过于关注必然导致交易,这往往是婚姻悲剧的开端。我说的这些话,既不符合我的政治面貌,也不符合我的家庭身份,你没有传达的任务,也没有贯彻的责任,到此为止。”
在为自己的幸福奔突冲杀而又陷入孤立无援的时候,贺东航的这番话无异给了贺小羽一颗定盘星。她抑制住内心的感激,节奏缓慢却力度很大地鼓起掌来。嘴里却说:“你们这些当官的,原来净是口是心非呀……”
正说着,又有艘摩托艇快要进岛。贺东航说老朋友来了。小羽手搭凉棚望去,看清了立在艇首的是肖大戎,立时变了脸。“你怎么喊他来了?守着你让我给他说什么?”她冲肖大戎直摆手:“你来干什么?回去回去,晚上再说!”
跟妈妈的谈话难以进行下去,贺小羽就直接打电话给肖大戎,说明她决心已定,必须跟他离,请他立即回来办离婚手续。肖大戎说,我在新疆可没招你惹你,我这会儿挺忙,你没旁的事我可挂了。贺小羽说,这回我是认真的,你的孩子,我做掉了。那边忙问孩子?什么孩子?贺小羽硬着心肠残酷地重复。她确信那边听清楚了,但没应答。小羽喂喂几声,才从天山深处传来一句“操你妈的”!
站在艇首的肖大戎朝驾艇的小伙子一挥手:“返航!”
苏娅不得不说:“贺小羽也很优秀嘛,她在西藏搞的那个水电站,外国人都佩服得不得了呢!”
贺远达说:“贺小羽现在不好了,脑子里资产阶级的东西很多。在婚姻问题上头脑发热,不讲原则,搞什么离婚,谁劝也听不得。这几天我就想,我们的解放军包括武警,对青年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削弱了?现在社会上男男女女方面乌七八糟的东西很多,我们有些干部不以为耻,反而很羡慕,这就了不得。我要对你们说,不能只把恋爱、结婚看成是干部的私事,这个里面名堂很多,要加强教育,不能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的丈夫,并且还是我们老同志的儿子离掉了!”
如果说进门的时候,苏娅还抱着一种对老一辈最起码的敬意,那么现在她有些难以坐住了。贺远达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诲使她蒙羞,为自己,为妈妈,也为这位处于“忘我”状态而忧国忧军的“老一辈”。
当宁政委高姿态地承认,当前部队对青年官兵的思想教育确有薄弱之处的时候,苏娅拿出手机看了看便出去了,实际根本没有来电显示。
再进屋时,里面大概正说到冷云给贺兵治眼的事。贺远达来了兴致,说苏主任妈妈技术好,很负责任,也是在西北工作过的。说到这,又像是很刻意地对苏娅说:
摩托艇似惊弓之鸟,倏然飞去……
苏娅跟冷云并肩而行,同往常一样挽着冷云的胳膊。冷云做什么都很专注,这会儿她专注于走路,走得认真,但并不慢。
街面上车辆川流不息,并不嘈杂,每辆车都约好了似的闷声赶路,朝着各自秘而不宣的目标。由于它们的喘息,城市清晨的空气并不好。苏娅浏览着匆匆行人,感到无论是年轻于妈妈或是与妈妈年纪相仿的妇人们,气色、模样、服饰甚至走路的风度,都要远逊于妈妈。她寻找着话题同冷云说话,嘴边上的事儿自然是省委大门口的见闻,而她陪同叶总和宁政委去看贺远达的事是不便说的。
---------------
《中国近卫军》第二十五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