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中航油的轰然倒下使中国苦心打造的海外石油旗舰遭遇重创,中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受到延误。8月18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收购新加坡国家石油公司(SPC)可称得上中国油企近年在新加坡乃至海外最大的杰作之一。
“陈久霖有今天,油圈里的人并不觉得特别意外。如果外界知道陈是怎么发迹的,就不会觉得意外了。”“圈里很多认识陈久霖的人都把他当成一个政治明星。”“非常通晓政治,也很有政治企图心,跑关系的能耐非常了得”。听到这话,国东强难免有些物伤其类。因为他与陈久霖有着类似的“发迹”经历。执掌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8年来,陈久霖缔造了一个神话。2002年,在新加坡挂牌的中资企业当中,陈久霖以49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1600万元)的薪酬高居榜首,被誉为“打工皇帝”。2003年,他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对他充满溢美之词,中航油的运作还入选了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的教学案例。然而今天……
1997年,陈久霖被委任为中航油集团新加坡子公司的总裁,带着集团公司给他的16.8万美元和一名助理前往新加坡重振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公司。在那之前,他连一个副处长都没有当过。一般来说,一家贸易企业是不可能做成上市公司的,因为贸易公司既没有固定资产,也没有稳定的收益,投资者不会买他的股票。但陈久霖打破了这种“不可能”。陈“发家”的第一把“金钥匙”是进口航油权。1997年,中航油在中国进口航油领域的市场份额不到3%,陈久霖掌印的第二年,这一份额激增到84%。此后中航油的市场份额一路飙升,1999年达到90%,2000年达到92%,2001年达到了100%。实质上的进口航油垄断权,使当时并无多少油品贸易和企业管理经验的陈久霖,迅速给中航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并成为后来中航油在新加坡上市的最大筹码之一。
国东强也是对期货、期权十分熟悉的,但是他仍然对中国航油的崩盘十分纳闷。大家现在都已知道,中国航油是由于预测原油价格将走低而卖空(并非买空)导致崩盘的。中国航油主营业务是在国际市场上采购飞机燃油,从合理的对冲交易策略上看,应该是卖出看跌期权而不是看涨期权才能冲减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业务风险。陈却相反看准油价将会在下半年开始下跌,决定冒双重风险将大量现金押宝。对原油价格走势判断错误并不致命。如果中航油真的看空油价,完全可以选择更安全的期权产品——“买入看跌期权”。但不知为什么,陈竟会选择“卖出看涨期权”。在期权市场上,“卖出看涨期权”的收益是固定的,即期权合约卖出时的期权价格,但风险却无限大,因为从理论上讲,价格可以无限拉升;而同样看空的“买入看跌期权”,其风险却是固定的,为期权价格。如果说中航油为了博取高额利润而冒巨亏5.5亿美元的风险尚可理解的话,那么这次只是为了这么一个并不高的收益——固定的期权价格,确实令人感到蹊跷。
国东强知道:卖出期权、充当期权做市商(option
writer)的一般多为国外经纪商所为,一般的投资和保值客户都愿意购买期权,风险相对小一些。而且还也会相应在期货市场上再做一个反向操作,用来对冲风险——而中航油此次“卖出看涨期权”未作任何对冲操作规避风险。像中航油这种不做对冲的‘赤膊’投资在国际市场上真的很少见。
中航油的国际操盘老手为何这次会违反常理?似乎唯一的解释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诱惑——无成本。卖出期权根本就无需任何成本,并且在卖出时,买方还会再给你一笔期权费,这是最大的诱惑。这一无成本投机还可以绕过国内对国有企业境外期货投资严格的监管体系。自从1998年株洲冶炼厂在国际期货市场上投资巨亏后,证监会对国有企业期货交易监管非常严格。但是这次还是没能防止陈久霖的投机。
好像是与陈久霖故意作对,受伊拉克危机、俄罗斯尤科斯震荡、阿拉伯恐怖袭击等国际事件的影响,直到2004年10月,国际油价仍然涨势如潮。而陈久霖的对手们——国际对冲基金也利用每个事件的放大效应哄抬油价,国际油价暴涨约40%。中航油所持有的作空期货合约如果不想出现亏损,就必须将交易时间一再后拖(转仓),同时还需要付出相当于交易额5%的保证金;如果无法补足保证金,将被交易所强行平仓。10月份,国际石油价格达到55.67美元时,为了转仓及应付保证金追缴,中航油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金、原本计划用于并购的1.6亿美元联贷及6800万美元应收款项几乎全部用完。
10月20日,母公司决定通过德意志银行以比市价低了14%的价格出售子公司15%股权,这笔交易是在4个小时内完成,并将这笔钱迅速转为救命贷款。但是,卖股所得的1.08亿美元仍不足以支付保证金,债权人开始迫使中航油结清交易,……中航油的损失共计5.5亿美元。
市场硝烟散尽,原油期货价格出现回落,在12月3日创下3个月来的新低,而此时,中国航油已经暴仓出局。这正是市场人士认为此次中航油事件的另一大疑团。为什么国际投机力量推动的原油期货最高价,与中航油爆仓的价位这么接近?且最高价出现的时间点,与中航油爆仓的时间点几乎同步?从这些迹象看,很可能此次中航油中了国际炒家的圈套,故意逼空中航油。
最让国东强物伤其类的,还是他与陈久霖同属“走出去”大战略的一部分。所谓“走出去”,通俗地讲就像当年加入WTO后,军中元老俞飞赌气时说的:“你‘噢’进来,我们也‘噢’出去,谁怕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