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而美国用“非民主的方式推行美国式民主”的进程仍将继续,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渐渐拉开了序幕。
2005年3月24日,中亚小国吉尔吉斯斯坦因议会选举争议,反对派发动“颜色革命”而导致的政局动荡,在扰攘了将近半个月之后急转直下:大批反对派支持群众,冲入了政府办公大楼。吉总理塔纳耶夫宣布辞职;总统阿卡耶夫及其家属仓皇流亡,有消息说是乘直升飞机前往邻国哈萨克斯坦,或逃到了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上届议会议长伊申拜·卡德尔别科夫成为临时总统。
声势日大的反对派抗议示威队伍挺进吉首都比什凯克时,政府大数、总统府、吉国家电视台等重要国家机关和部门,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失守,迅速被反对派轻而易举地占据。更甚者,连吉国防部长和安全部长也被反对派围困而无法脱自身,被强迫要求签署辞职书。还有部分警察跑到反对派那边去,阵前倒戈,更令阿卡耶夫当局陷入困境。不堪重压之下,迅速垮台了,既出人意料,又似在情理之中。
“颜色革命”具有很深的西方背景,背后晃动着“山姆大叔”和欧安组织的影子;虽然俄罗斯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异常关心,还不断警告欧盟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等国际组织对吉局势要“谨言慎行”,但除了外交辞令上的“警告”和呼吁之外,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实际动作。
[思维教练]看到论坛上又是那些人在高喊反美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不允许挑战美国的任何国家或势力存在,从控制欧洲大西洋方向和亚洲太平洋方向的边缘地带着手,进而夺取欧亚大陆的控制权。这两个方向的交叉点就是中东、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它们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9·11以前,美国和这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军事上的关系,但是还没有驻军。9·11以后美国借反恐名义,在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斯坦一共建立了6个军事基地,6000余名美国军人和上百架飞机进入,不久前还提出要在吉增加部署侦察机,被阿卡耶夫拒绝,这使美国很不满意。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
……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当然,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民主”与“独裁”之争。这次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的对外政策并不是亲西方的,吉反对派的主要领导人大多是前政府高官,如前副总统、前总理等。要说美国插手,自苏联解体之后,独联体国家的政权就已经是美国支持的领导人了。其中阿卡耶夫领导的吉尔吉斯斯坦曾被美国称为“中亚的民主之岛”。只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国家通过选举,权力逐渐向总统倾斜,引起美国不满,认为是走向独裁。2002年,美国政治精英就提出,中亚国家出现了不稳定的独裁政权,是伊斯兰激进组织和恐怖组织滋生的根源,这些组织的存在威胁美国安全。因此要对中亚进行民主改造。2003年5月11日,美国国务院通过了关于中亚国家政治制度的决议:一是要求美国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同中亚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督促他们实行民主化;二是美国在援助这些国家的时候与民主化进程挂钩。布什在第二任任期内,明显用“民主自由旗帜”取代“反恐旗帜”的策略,在大中东地区和独联体地区推进民主改造。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让风吹干流过的泪痕,
总有一天我要属于我的天。
给你颜色
继2003年11月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和2004年11月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之后,吉尔吉斯斯坦又发生了“郁金香革命”。“颜色革命”已经蔓延至众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美国又下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