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首东顾 > 第51章

第51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以塔山要塞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被称为塔城,它以西的瓦尔塔河和基兹河流域地区也被叫作塔城地区。

镇守这里的是皇甫惟明,来到西秦已经两年了。最初的彷徨和郁闷在王天源的劝导下已经烟消云散了,皇甫惟明已经成了一名虔诚的新教徒。新教已经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了。

在大唐的属国,南诏发生了一件大事。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卒,在位20年。皮逻阁在大唐的支持下,于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左右,皮逻阁开始了统一六诏的征途。他驱逐了洱海地区的的吐蕃势力,最终南诏统一了六诏。皮逻阁于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将王都从巍山迁至大理,当时称为太和城。并入京朝贡,受到唐皇的礼遇,加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其后又加封‘上柱国‘,并赐‘龟兹乐一部‘及金佛像等。于是,南诏成为了唐王朝抵御吐蕃势力入侵的西南屏障。其长子阁罗凤即位,此后传位十三王,历经254年。

在西秦,天宝七载一年已经没有战事了。在东宜山以东的山东地区(西伯利亚),安固都的军事行动其实就是一种收编行动。数十万活动在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中游的基马克突厥人已经被收编的差不多了,在后世,不会再有钦察人和钦察汗国了(在突厥语中被称为钦察人的这支民族就是俄国人说的波洛伏齐人,拜占庭人称科马洛伊人,阿拉伯地理学家埃德利斯称库曼人,匈牙利人称昆人,他们于大约在11世纪中期,从基马克人的主体中分裂出来,朝欧洲方向出发)。

再向西是叶尼塞河流域了,这一带已经不是很适合人类居住了。安固都乘着短暂的夏天,扫荡了这里,收编了少量逃脱的基马克突厥人和十余万不知名的各原始部落,一直到于回鹘汗国交界的竭葛斯。在深入到蒙古高原和小海(贝尔加湖)后,安固都迅速地后撤,在西伯利亚漫长严酷的冬天到来之前回到了鄂毕河边的要塞-安平城。

十月初一的立国纪念日和大比武照例举行。因为今年无战事,大部分各旗军士加入了各旗各盟各录的参赛队伍。由于这些职业选手的加入以及报名人数的不限制,使得参赛选手剧增,而且比赛更加激烈。获胜也难上加难。

在天宝七载,对于西秦国,还有一件大事发生了。伊琳娜王妃也诞下一名女婴,刘镇宇为这位二公主取名刘安平。

司徒忌、高适、甑宝成等人大为松了一口气,因为刘镇宇在今年,又让甑宛儿的肚子微微鼓起来了。而在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五世接到外孙女出世的消息,大为失望。不过他还是给女儿伊林娜去了一封信,安慰女儿,并鼓励她,再接再厉,毕竟鹿死谁手,谁都不知道。

对于西秦国来说,天宝七载是和平的一年,但是不和平的种子都在和平的土壤里发芽成长。

第三部立国战争第十五章塔城事件

(更新时间:2006-5-1523:48:00本章字数:5788)

在维斯瓦河和布格河交汇处,是业州的中心-建业城。在它的西边五百里处,有一座不算高的高地-温的斯格高地,但在波兰的奥得河和维斯瓦河之间的两河平原上,它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一览众山小(好像周围没山)。在它上面,可以看到数百里外的奥得河,加上它位处瓦尔塔河和基兹河的交汇处,是一个交通要冲。西秦国在温的斯格高地上修建了一个要塞,最高处是数十米高的高塔。于是温的斯格高地被叫成了塔山,塔山要塞和维斯瓦河上游的普定城(波兰托伦附近)以及维斯瓦河下游,依背西喀尔巴阡山的开远城(波兰的克拉科夫附近)并称为业州三大要塞。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