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听到刘镇宇几乎在那咬牙切齿,不由地为吐蕃难过。也许只有刘镇宇这样的人才会想出这种疯狂的计划,的确,这个计划也许在实质上没有什么用途,只是人为地造成走私的难度。但是这种举目四顾都是敌人的处境的确对人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很有可能吐蕃就会因此而内乱,从此衰落。
刘镇宇定下神来,指着高晨带来的薛裕的信说道:“薛裕在信中说道,他会和他的两位夫人来建昌过一个热闹的新年,实际上他是想来拉军援的,好准备继续东出征战。”
“我们出武器和军官,薛裕出人,就让这个印度王国开始征服南亚大陆的征途吧!”刘镇宇挥着手,大声说道,而在旁边的高晨几乎已经看到了南亚大陆的金戈铁马,狼烟四起了。
第五部弹指数年第十八章初航
(更新时间:2007-5-2119:19:00本章字数:7210)
高晨继续点头道:“是啊,天竺人口众多,而且富庶无比,黄金、宝石等宝物比比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大秦商人,这些不流血的军队,去掠夺那里的财富。不过薛裕国王那?”
“是啊,薛裕是个不错的人,忠于我们和新教,不过不用担心。天竺的实力足够我们掠夺上百年的。薛裕和他的儿子,孙子估计都不会和我们产生矛盾,反而他们还享受着开僵扩土的荣誉。不过过上百年后,印度王国的统治者,薛裕的后代还同他们的祖先一样和大秦和睦友好吗?天知道!我们只能考虑大秦现在和将来的利益,其余的只能交给天主了!”
说到这里,刘镇宇沉默了,许久不再说话,而高晨也不敢开口,一直在那默默的等待着。
“其实支持薛裕攻略天竺还有一个原因,你知道吗?”刘镇宇又开口说道。
高晨思考了一阵,谨慎地摇摇头,“陛下,臣下愚昧,不知道。”
刘镇宇很快发现自己的神情有些异样了,不由地对高晨轻轻一笑,回身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他觉得口有些渴了,端起茶狠狠地喝了一口。
刘镇宇爱喝茶水,但是他同其它人的喝茶不一样。他专门有一个可以装半升水的大青花瓷壶,每次泡茶的时候,抓一大把上好的青茶丢下去,用开水一冲,等放凉后就可以大碗的喝。按照刘镇宇的说法,这样才解渴。
刘镇宇指着地图说:“你再仔细看看,看出什么来了吗?”
高晨使劲看着地图好一会,似乎看出一些什么,但还是象一艘努力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怎么也撕不开那道迷雾。
“明年,石忠国会率北宜军和大唐安西道联手,彻底解决大小勃律国,石忠国要人,大唐要地,彻底切断吐蕃同北宜、印度王国西北部和安西的联系。而在今年春,大唐太子临殿下亲临陇右,指挥李晟、浑瑊、马燧,利用吐蕃假意会盟,埋伏十五万大军,一举歼灭了吐蕃军六万人马,吐蕃赞普只身而逃。现在太子殿下携此胜威,留浑瑊守陇右,派李晟节度剑南,马燧节度岭南,开始屯兵聚将,准备对南昭一战。我去年送去强弩五万把,箭百万支等一批军资,加上我大秦传授的那些技术,我想大唐在武器军械上占绝对优势。加上李晟、马燧两大名将谨慎用兵,而太子殿下也不会胡乱指挥,干扰军令。在南昭这种险恶之地只要步步为营,不出两年,南昭肯定降服,而大唐军队还可以南推到文单城(现在的万象城),可以和交州(今河内)的安南都护府连成一片了。”说完这些,刘镇宇停了下来,意味深长地看着高晨。
而高晨此时完全明白了:“我明白了,陛下。我们支持薛裕的印度王国继续向东推进,吞并帕来王国,到时从信度河到加秣楼波(今印度的高哈蒂)就全部都控制在印度王国手里。当吐蕃赞普一夜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大唐和它的属国全部包围了。”
“是啊,吐蕃一直倚仗它的地势之利,不畏惧别人对它的进攻。既然它是一个硬邦邦的核桃,我就把它好好地捂起来,直到把它从里面捂烂为止。我们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把吐蕃围个结结实实,不准一只牛羊出来,也不准一粒粮食和一片茶叶进去。虽然是围不死它的,但是对我们又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这种全方位的围困造成的心理损害更大。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我们就围上二十年,就凭吐蕃那么恶劣的环境和生产条件,我就不信它不会象一颗熟透的果子落入大唐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