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马鸣风听后既惊且喜,如今他最担心的便是自己的家人,诸葛平步既然已经杀死自己的父亲,又岂会放过自己的家人?两件他认为难比登天的事都被仁义军轻易办到,马鸣风再一次给两人下跪:“鸣风今后便是两位王爷马前之卒,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将军严重了,你我从此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两人扶起马鸣风,宋窗雨也不由得暗暗佩服两人行事出人意表,不同一般。
“末将也有礼物献给两位王爷!”马鸣风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正是望龙坡上夺得的金丝大旗,“此旗已得到南方各路义军的认可,得此旗者为天下义军总盟主,遍观天下英豪,惟有两位王爷可掌此旗!”说着双手呈上。
“太守能想通就好,我二人曾在圣魔帝国待过一年,为圣魔帝国的发达技术深深震撼,我们神龙帝国已远远地落在后面了,再不迎头赶上,我族子民迟早会别人奴役,我们缺少的就是像太守这样能够睁眼看世界的人,太守能够助我,真乃仁义军的大幸,神龙帝国子民的大幸!”仁王莫孤雁一番肺腑之言深深打动了刘金吾,仁王从手下手中接过太守印递给刘金吾,“今后太守依旧是苍龙城的太守,掌管苍龙城的民政、技术大权,本王相信苍龙城会在太守的管治下逐渐繁荣起来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金吾双手恭敬地接过太守印,同为一城太守,却是两般滋味,以前为紫炎王朝效命,饱受排挤,抱负难展;如今终于得遇明主知音,可以放手而为。
三日后,仁义军为侯文义举行葬礼,战争年代,一切从简,但场面挺大,送葬的人挤满大街,仁王莫孤雁、义王何若日亲往侯府吊唁,对侯府的遗孤厚加抚恤。由于侯文义出身于此,人缘还算不错,仁义军此举得到了当地百姓更多的赞誉,巩固了对苍龙城的统治。
莫孤雁命梦随风领五万原金鸡军的兵将镇守金鸡岭,将金鸡岭中央大寨建成一座坚固险要的军事要塞,中央大寨及十八分寨的居民仍居原地,鼓励耕织渔副,各寨可自留兵丁护寨,金鸡岭乃是仁义军的发源地、苍龙行省的南大门,不得不重兵把守。
莫孤雁、何若日原想带兵十万攻打苍龙行省北部重镇永固城,谁知大军未动,永固城太守方庸派人送来降书表示愿意臣服,莫孤雁接受降书,仍然任命方庸为永固城太守,厚加安抚,派人前去接管城防。至此苍龙行省三座大城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全部落入仁义军手中。仁义军在所管辖区内施行仁政,减免原来朝廷征收的繁重税役,严惩恶吏贪官,鼓励生产生育,苍龙行省逐渐恢复生机。
梦随风派人来报,天水军勇王宋窗雨、护国军忠王马子胥之子马鸣风带领三万残兵败将前来投靠,莫孤雁、何若日听后大喜:又得两员虎将!两人快马加鞭亲自赶往金鸡要塞,宋窗雨、马鸣风深受感动。两人与宋窗雨已是第二次见面,却是头一次见到马鸣风,宋窗雨替三人相互引见,夸赞马鸣风如何骁勇善战,私下告诉两人马鸣风之父马子胥被诸葛平步手下大将江惟汉射死之事,两人听后没作任何表示。当夜仁王莫孤雁设宴款待二人,酒席宴上,美酒佳肴,莫孤雁、梦随风与二人畅叙离后别情,可马鸣风却如鲠在喉,难以下咽,总觉得心里像堵着块什么东西似的,胸中有口闷气出不来,每次欲开口借兵之事都被莫孤雁把话题转开,在人家的地盘上,自己又是初来乍到有求于人,不好发作,马鸣风始终闷闷不乐,莫孤雁只作不见。
第二天中午,莫孤雁请宋窗雨、马鸣风到“仁义堂”,一进大厅,仁王莫孤雁、义王何若日、总镇梦随风三人笑呵呵迎了出来,莫孤雁手托一个红漆匣子递给马鸣风,马鸣风心中一凉:莫非他们也不敢与朝廷为敌,不想借兵予我,要以金银珠宝打发我走?不知该不该接。“将军来投靠我军是看得起我等,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望将军笑纳!”莫孤雁示意马鸣风接下。马鸣风心道:果然如此,他们也怕引火上身,罢了,罢了!马鸣风万念俱灰,手脚冰凉接过莫孤雁手中的红漆匣子。
“将军何不打开看看是否合乎心意?”莫孤雁见马鸣风虽然接过匣子,却并没有丝毫打开的意思,提醒道。
马鸣风心中哀叹:想不到我马鸣风竟沦落至此,被人当成贪财之人!无奈下掀开盒盖,用眼角扫了一眼匣中之物。“扑通”一声跪在莫孤雁、何若日跟前:“两位王爷高义,鸣风万死难报!”两人赶紧把他搀起。旁边宋窗雨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凑过来向匣中一看,大吃一惊:里面赫然竟是江惟汉的人头!难怪马鸣风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原来两人昨天听到马子胥被害之事后表面上虽没有什么表示,心中却早已有了计较,由莫孤雁出面招待两人,何若日自己则连夜奔向天龙城,杀了江惟汉取来他的首级,连夜赶回累死两匹快马。
“马将军,你的家人也被我救出城来,正在前来的途中,不日便到!”何若日哈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