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中国近代史 > 第144章

第144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由于头号敌国不再是俄国,也由于中日盟约的限制,日本不必,也不能在陆地上保持庞大的陆军,为了改善长年陈旧的装备,日本陆军建设的重点从数量,转移到质量上。

为了取得更新装备所需的经费,为了缓解中国的压力,也为了清洗陆军长州藩阀势力。二十年代,日本陆军进行了四次裁军,先后裁减军队十余个师团,少壮派军官取代了长州藩藩阀势力。但由于关东大地震的影响,日本陆军加紧装备新式武器、改善军队现状、军备现代化的计划终未实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机械化陆军的设想。哈萨克战争之后,日本就派遣了一批军官进入国防军装甲部队学习。这一批来的日本战犯很多,永田铁山、东条英机、坂垣征四郎、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山下奉文等等,都在其中。我没有想太多,这是增加日本信赖的极好机会,一切终究会有回报。但中日第一次军事合作,过于优待,也不好。一切按照规则办理。学习上的,国防军不藏着掖着,该保密的,直接告知“保密”。

中日军事合作与中美、中德合作不一样。后两者的合作,基本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而中日合作,则是一种日本单方面受益的合作。没办法,日本此时实在贫瘠,中国需要的日本没有,而中国想要的,日本却不会给。

日本人不是傻瓜,他们很快得出结论。同等条件下,一个装甲师能够在平原之上,对抗三个步兵师。也就是说,日本现役陆军十五个师团十八万人,在东北平原上甚至不足以对抗国防军三个装甲师——国防军的编制大。在暗自庆幸中日未曾开战的同时,这些少壮军官也提出了日本机械化陆军的设想。

再说政治。

二十年代,正是日本历史上被称为“大正德谟克拉西”的奇异时期。德谟克拉西就是“民主”的音译,就是说,日本正处于议会制民主时期。

普选,文化自由运动、妇女参政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事物破天荒地出现了。

在实际的政治进程中,日本出现了政友会和民政党这两大政党展开“政党政治”、轮流执政这一政治形态。并且修改了陆海军大臣现役制的规定,预备役、后备役军人也可以出任陆相、海相,军方用以要挟政府的一张王牌也从此消失。

因为中国实力不可轻辱,且中日关系日益密切,军部没有出头的机会,日本政党政治没有什么大波折。只是一直挣扎于经济危机,努力恢复,再次危机,再次恢复,这一连绵不断的倒霉怪圈之中。

这些军官都是裕仁的亲信,是裕仁一手提拔的。故而有渠道直通上层,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于是,日本进行了第四次裁军,陆军规模再次被裁减了两个师团,陆军规模再次被裁减了两个师团,以获得经费,实现陆军机械化。这就使日本陆军少于中日盟约的要求了。

但后来发生了经济大萧条,财政发生困难,因此这一设想也未实现。

日本政府作出了很大努力,希望改善日本经济。先后为各财团提供近三十亿日元的贷款,相当于日本二年半的财政预算;并推行了整顿税制、产业合理化和减少财政支出等措施,来振兴日本经济。然,每每有了起色,便会迎来新的打击。

日本军部的势力,则随着四次裁军而日渐消退,直到大萧条来临。

欧战以后,由于俄国崩溃、英日同盟废除、中国崛起、中日同盟稳固,以美英为首的华盛顿条约体制等世界新格局的出现,日本在1923年对《帝国国防方针》进行了重大修改。

新的国防方针将原来的头号假想敌俄国降为二号,而把美国列为未来的主要敌人。

简单说,这也是日本国策改变的结果,日本把扩张方向从陆地转向海洋,与其争夺太平洋的主要对手美国自然成为其主要敌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