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中国近代史 > 第172章

第172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文第114章[全]

40年3月,在英国海军部的高级作战室里,丘吉尔和他的助手们正在研究作战方案。敌人的胜利,就是我们的失败。在德国步步紧逼,节节胜利的时候,英国的处境就越发的不妙了。

上任不久的海军大臣丘吉尔发现,英国还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海军不仅装备陈旧,而且数量不足,战舰绝大部分还是他在任期间建造的——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不过,丘吉尔这个人是个典型的英国佬,生性坚韧不拔,却又很现实,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什么手段都使的出来。这些困难还不会让丘吉尔泄气,他做了很多工作,来改善海军处境,又组织了商船护航。

但是,丘吉尔现在关注的可不是这些。中德贸易路线不但吸引了众多商人的注意,也把丘吉尔吸引过来。

克拉根福的代表处办理签证的窗口,起初设置了三个,但这远远不够,在几天后,便变成了五个,七个,一直增加到十二个。最多的时候,代表处一天为7351人办理了去中国的签证。最平常的日子,等候的人也会排成七八列长队,广场上到处挤满了等待签证的人。一句话,有三四年的时间,当地人没有使用过这个广场。

因为中国在办理签证的时候,对妇女和儿童优先——她们的申请从来没有被驳回,很多单身的犹太人就会与之约好,装成一家人前去申请签证——这是要付钱的。

德国在此很是不仗义,居然有组织的使用闷罐车,向克拉根福大批运送犹太人,在收到中国方面的抗议以后,才有所收敛,这也是前往中国的犹太人数量远超估计的原因之一。

可想而知,中国-伊朗-土耳其-地中海-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的航线,就成了世界上最挣钱的黄金线路,大量的物资从中国流向德国,而数量庞大的犹太人则从德国涌入中国。一来一往之间,运输公司满载而归。

中德两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通过西疆-伊朗-土耳其铁路,地中海-意大利/巴尔干半岛,以及欧洲的铁路进行的。

以前,由于从中国运来的货物远远超过从德国发出的,这一线路只不过是南海-东南亚(东南亚市场),马六甲海峡-印度-印度洋(南亚和非洲市场),横穿太平洋(南美洲市场)等众多的远洋贸易路线之一。不但无法与现在相比,与其它线路比也不占优势。那些线路回程的时候,可以运输中国需要的矿产品等原材料。

现在,该线路一跃成为黄金线路,自然吸引了大批远洋运输公司前往。

不过,由于欧洲局势紧张,英法国家陆续开始扩充军备,工业生产开始转向军工化。民用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数量逐渐减少,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和拉美国家的贸易额稳步提高。各条线路的收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德线路增加最多而已。

我高举着“人道主义”的大旗,在国际受到广泛地赞誉,也为中国赢得了崇高的声誉。特别是,对比美国、瑞士、英国等国家相继限制犹太人移民的行为,中国的举措愈发显的崇高而伟大。

自然,这并不妨碍各国的运输公司,包括各国的船务公司、意大利的铁路公司以及中国铁路公司设在伊朗和土耳其的铁路分公司,向犹太旅客收取三五倍的票价。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