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5月15日凌晨四点,德军对苏联展开全面进攻。这是一次不宣而战。德国轰炸机猛烈袭击了西部、基辅和波罗的海沿岸3个特别军区的许多机场,苏联红军配备的大量飞机,被直接消灭在机场上。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的命令,空军放过了强击机。尽管戈林缴获的愿望是良好的,苏联红军却明显不愿意配合,这些飞机飞回了国内,在随后的战争中给德军以沉重打击——“坦克克星”。
德军的进攻,就不详细描述了,与另一个世界差不多。
苏联虽然在武器装备上,有所改善,但措手不及的苏军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苏军惊慌失措,一溃千里,许多部队都失去了指挥和联络。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苏联红军在此时此刻,也没有把无线电装置配备到基层。因此,在德国空降兵破坏了通讯线路以后,苏联西线的指挥是一片混乱。在稍微晚些时候,西方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将军与西线的其他将领,一起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全部枪毙。
参谋人员明明知道,希特勒的“闪电战”强调速战速决,却也没有人有勇气指出这一点。苏联红军就把主要防御方向定在西南了。这直接导致德国进攻后,苏联红军需要把100个师的部队,从西南调动到前线去。
德国的进攻不是没有征兆的。
41年3月,苏联获悉,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安庆与唐绍仪和蒋百里进行了极为秘密的谈判。谈判内容不难想象,希特勒是想与中国建立联盟,形成对苏联的军事包围,迫使苏联两面作战。
中国与苏联之间,是有《互不侵犯条约》的存在,中苏也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发生战争了。
但是,斯大林清楚,在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里,苏联始终以敌国的身份,名列榜首——与中国在苏联三十年代早期的国情报告中的地位相当。此后,德国后来者居上,超过了中国,居首位。不过,中国仍然排在第二位的。
德军花了一个星期,就顺利地攻克了苏联西线的重镇里加和明斯克,逼近斯摩棱斯克。而西南是苏联的重点防御地区,德军进展慢一些儿,一个多月以后,才逼近基辅。
斯大林可不相信,一纸条约,会限制住中国。当初,中国最后是怎么对待俄罗斯临时政府的,斯大林还记忆犹新。
斯大林陆续收到了一些情报,指出德国正准备进攻苏联。不过与此同时,斯大林也收到与之截然相反的情报,指出德国是在为入侵英国作准备。
其中,比较著名的消息,是丘吉尔在4月初的电报,提醒斯大林,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然,41年春天,西方国家盛传“苏联对德国进行大规模军事准备”的挑拨性消息。正因为消息属实,使迫切需要时间准备的斯大林极为生气。而丘吉尔在干涉苏联内战时,也给斯大林留下了恶劣的印象。
总而言之,斯大林对此类不合意的消息,一律无视。苏联正是武装到关键的时候,斯大林是决心与德国“亲善”了。武器装备到了部队,并不会马上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训练。假如能拖到明年,再有几月时间,苏联红军换装完毕不说,战斗力也会有很大提高的。
于是,即使在战前几小时,苏联得到了很确切的消息,斯大林还是花了几个小时讨论,才决定提高警戒,但为时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