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我先前想通过功夫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后来想借电影肯定中国武术(当然也肯定了自己)。其实一切都代表不了人的价值,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在的能量,不光是外表。一天三餐,不可能天天鱼翅鲍鱼呢?开工还不是一个饭盒,一包公仔面?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生存有价值,被人认同,我就很开心,享受与否,是心理上的平衡,一间五星级酒店的享受,可能不及路边茶档喝一杯几块钱的咖啡,我现在最大的享受,是可以无拘无束在茫茫人海中走来走去。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个很有钱的人,未必快乐?因为他心里不平和。我的快乐观是你对社会付出,社会给你回报。所以说,每个人享受的标准不同,我觉得感觉最重要。金钱名利是对工作的认可,但不能代表其他,所以我不太重视,今天什么都没有,我还是可以生活,去教拳一样赚到三餐。重要的是自己努力过,被人认同过,成功失败又算得上什么?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是银行账簿上一个跳来跳去的数字,股票一跌,有人不见一半身家,你可以影响的实在太少。我试过,做过一些对人类有直接作用的事情,我从小受的教育是,你今天有的不是你的,是国家的,像拍一部电影,成功啦,但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是很多人走在一起共同努力的成果。我自小每做一件事,都会懂得考虑别人。
李连杰对他的朋友说:
可能在别人眼里李连杰是明星,但是在我自己眼里,我永远都是一个普通人。去好莱坞之前与去好莱坞之后,都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在名利面前沾沾自喜,你就会陷进去。当观众厌倦你的时候,你就该离开了。中国人那么多,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满足呢?其实最重要的,是你精神和内心的满足。
这就是李连杰功夫与健身的哲学。
中国传统健身非常重视“气”、“意念”,这些在西方人看来似乎虚无缥缈的东西。李连杰曾对美国人解释说,这些概念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健身使性情更加平和,心胸更加宽广。心理的健康也是长寿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即使对于运动成绩,心理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李连杰回忆说,自己早年在北京武术队的训练生活中,就没能做到健身与健心的合一。那时的训练很苦,假如李连杰练习冲拳500次时手臂受伤,最好是默不作声。如果告诉教练,结果可能更糟,训练可能会改为踢腿2000次。艰苦的训练或许还是次要的,更糟糕的是体罚和训斥是家常便饭,因此经常心情压抑。李连杰对教练的苦心是完全理解的,他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心理调节。一个悲观的人面对一座金山也会找到郁闷的理由,而一个乐观的人守着一堆马粪也能看到希望。
李连杰说,人应该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每天都把爱给予周围的人,同时也享受得到的爱。一个人可能腰缠万贯,却整日生活在痛苦中。那种人还不如一个能快乐地度过余生的绝症患者。
李连杰认为,健身与健心应该结合在一起,这才是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练习武术类项目的人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如果在训练之后更加好勇斗狠,那就和健康的方向背道而驰了。所谓武德绝不是空谈,而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生活。
再次是要顺其自然,不能强求。李连杰说道:
有一种人,生下来就注定一生漂泊,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觉得是自己的写照,我的生命似乎就是这个模样,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的根,结婚生孩子是人生的自然经历,很必然的事,却又不能强求,我不会说30岁或35岁一定要结婚,而是顺其自然。
第二部分
迎娶亚姐信守承诺伟丈夫(6)
健心的要求对参加所有运动的人都是适用的。李连杰认为,不论参加什么运动,首先要记住运动的目的是健康。一个有健康心理的人决不会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去服用对自己身体有害的药物。追求进步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否则,轻则会急躁冒进,造成运动损伤,重则会做出违反运动道德的事情,害人害己。
怎样健心?李连杰有以下观点,一是无欲。人要从运动本身得到乐趣,不要追求名次、奖金、名誉等。有时仅仅是虚荣心也会诱使人作出蠢事。李连杰很欣赏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比赛几乎没有奖金。大多数参与者既不会得到名次,也不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但他们真正将健身与健心结合到了一起。
其次是要平和。李连杰在日记里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