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644,帝星升沉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第6节:2官贪吏要钱(3)

现在想来,李自成纵然有些来历,但既已掘其祖坟,泄其王气,就应该不剿自败了,为什么还这么猖狂呢?但反过来一想,前年张献忠攻陷凤阳,那个埋了太祖朱元璋的父辈的祖坟不也被高迎祥、张献忠毁了么?若套用前一思维,结果又如何呢,唉!

崇祯皇爷就流寇行将北犯一事,在文华殿与辅臣商讨,整整一个上午,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散朝后,他也不急着去后宫,就一人在乾清宫绕殿徘徊,万般无奈,他决定请道士来扶乩,卜休咎。

当年的嘉靖爷就是这么做的。时严嵩父子专权,朝臣多敢怒而不敢言,一日,嘉靖爷请道士扶乩,因乩言于严嵩父子不利,于是,嘉靖爷赫然震怒,乃罢严嵩,杀严世蕃。

崇祯皇爷无奈,赦前陕西巡抚孙传庭于诏狱,亲御文华殿嘉语慰勉,不但复故官,且进兵部尚书,加督师衔,赶赴开封解围。可此时开封已无围可解了――时已秋九月,天大雨,黄河水泛,巡抚高名衡想决开朱家寨口灌李自成军,不想李自成亦决马家河口灌城,两口溃决,汴梁城中,百万军民皆为鱼鳖。

崇祯皇爷气急败坏,屡次下诏催督,孙传庭无奈,集诸将于关中,战李自成于河洛,不想天大雨,道路泥泞,军粮不济,军士皆以青柿子为食,且冻且馁,军心涣散,终被李自成杀得大败,这就是豫人所谓的“柿园之役”。

孙传庭败归关中,募新兵,三家出壮丁一;且造火车三万辆,上载火炮甲仗,行军时可随军移动,战时可联络拒马,乃决计守潼关,扼上游。但旁观者不识孙传庭的苦心,反说他玩寇,在严诏催督下,不得已再议出师。他以总兵牛成虎为前锋,李自成的降将高杰、白广恩将左右,陈永福将中军,出潼关、次阌乡、屯汝州,摆出与李自成再决雌雄的架势,但新募之兵,不习战阵;而此时的李自成早已不是昔日的流寇了。

他自破襄阳,下宛洛,克梁宋,兵强马壮,雄踞中州,也不再像过去样打一处弃一处,四处流窜了,乃改襄阳为襄京,整编各部,分兵守土,设官理民,也不再称奉天倡义大元帅了,而改称“新顺王”――这与过去称“闯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分明打整精神,摆出架势,要与崇祯皇爷争江山了。

这以前孙传庭巡抚陕西,曾一战而生擒高迎祥,可以说,他是继任闯王李自成的死对头,但后来迕前督师杨昌嗣,被诬下狱,一关三年。眼下皇帝又起用他了,加官进爵,他能不感激涕零?但皇帝收功心切,责人以苛,既失于庙算,又不择天时――那霪雨,淅沥淅沥,连下十余天,道路泥泞不堪,军士皆露宿,饥寒交迫。开先所造的进退自如的火车,此时陷于泥泞中,成了一堆废物,李自成驱众死战,骑兵环火车砍杀,官军大败亏输,一日夜狂奔四百里,死四万余人,辎重损失殆尽,孙传庭单骑走阌乡。

这里崇祯焚香沐浴,禀告过天地,并嘱咐道士说:“眼下天下大乱,吾欲求真仙下降,直言得失,不必隐晦。”

道士默默有词,请乩仙,好半天。手中的乩笔终于在沙盘上鬼使神差地动起来,且划出了一首诗。

帝问天下事,官贪吏要钱。

八方七处乱,十炊九无烟。

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

大顺军缴获了孙传庭的坐纛,冒充官军,乘胜破潼关,白广恩本是从大顺军叛过来的,仍复叛了过去,孙传庭则不知所终。

李自成连陷渭华各州县,所至披靡,西安守将开门请降,秦王朱存枢被俘。

百二雄关,不为我有,天下劲旅,尽属他人,最可虞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征战,朝廷损失殆尽,眼下既无可恃之兵,更无可恃之将,眼睁睁望着流寇坐大。

崇祯想,这以前皇祖万历帝、皇兄天启帝都不理政事,大小政务一统交由太监处理,却也没出什么足以动摇大局的灾祸;自己亲政后,事事躬亲,宵衣旰食,为何国家反日见其颓,大乱频仍呢?难道自己反不如太监?

他又想,李自成不过驿卒出身,居然也想“应运弘猷”。据报,自攻下西安后,他更猖狂了,已改西安为长安,入居秦王府,国号大顺,封左右辅弼,设六政府,建元颁朔,南面称孤。一个流寇,牛襟马裾,居然觊觎大宝,他配么?可据陕西总督汪乔年报,他于前年正月,令米脂知县边大绶带人挖开了李自成的祖坟。据边大绶称,墓开之时,墓中有一道黑气冲天,李自成祖父李海骨黑如墨,额生白毛,达六七寸许;父李守忠骨节绿如铜青,生黄毛五六寸许,且墓内盘白蛇一条,头角崭然,边大绶乃斩蛇焚林,将骨殖聚火烧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