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
按照西方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越早开始投资,就越容易创造出你预期数目的财富。但是不用为自己年纪大了绝望,即使你50岁的时候开始投资,仍有希望达到目标,只是这比早一些开始要难得多。
第五全家开销108万元。按35年算也就是每个月的花费是3500元。一家3500元,管住了温饱和低层次的社交,再交上水电煤气电话网络、小区管理费,剩下的至多隔三差五喝顿早茶。每周的运动应选择家庭体罚式的运动,如拖地板,转呼拉圈,跳跳绳,或者干脆爬楼梯;上了岁数就到街心花园去,跟着大妈大伯们跳扇子舞、打太极拳,最要紧的是清心寡欲。
第六休闲费35万元,1年1万。如今一年的双休日加节假日,累积一块竟然有140多天,超过全年的1/3,歇着就要消费。一家三口看看电影,出去走走,1万元就不见了。中国这么大,这每年1万的“出去走走”,实在是走走市郊而已,别说跨出国门,就连大山大水,边陲名胜、新疆西藏等等,也可望而不可及。
第七退休养老36万元。这一条很要命,假设退休后只活15年,每月老两口只花2000元。万一活到16年以上,“晚粮”就不保了。按这个标准生活,每对夫妻月收入不能低于1.1033万元。
这份规划难免有点危言耸听。月入两三千元,却年年出去旅行、生活逍遥的大有人在。不过有它的警醒作用是有的――能挣一定要会花,必须在35岁以前开始理财计划!
大学毕业,经过最初的五年工作,这时候一般人的年纪差不多是28岁。有的人夜夜笙歌享受着花钱带来的乐趣,有的人开始进行毕生最大的一项投资――供一套房子。不管具体情形如何,你是否想过40岁的时候自己会怎样,如果6个月没有工作是否还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呢,又或者希望在35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不计较报酬干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可能有很多人偶尔会做恶梦,害怕自己有一天沦落街头,但醒来以后就忘记了要未雨绸缪。
身不适合你。那么就应该想办法换工作。方法可以迂回一点,例如先利用业余时间去进修新工作需要的教育背景、找到新工作以后再辞职等,但决心不要变。
有自己的事业的人,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充满了自信心。了解自己在做什么、熟悉行业的情况并且知道自己能做这个。只是为工作奔波的人总是担忧失业、“35岁以后怎么办”以及感觉前路茫茫。
王国维先生说人生有三个境界:第一个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阶段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才达到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少年时候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为还没有找到方向而迷茫;稍后找到了方向,努力的过程虽然艰苦却不后悔;最后才能到达一个比较自在的境界。
第二部分行动清单篇28岁开始投资(1)
“一个人一生要花多少钱?”这是一个人人感兴趣的好话题。最近有人把这个数字计算了出来,说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一对夫妇一生的金钱消耗是397.2万元。听起来有点吓人吧,而这还只能满足基本的小康生活。
一本女性杂志也在教读者如何理财,文章的前言很有意思,大意是说现在的行动能决定你退休以后是去瑞士滑雪,还是只能呆在家里看儿媳妇的脸色。
换句话说,每个人在工作了几年,有一定经济基础之后就应该开始投资。最重要是牢牢地树立这种观念。因为各人情况不同,所以这个开始的年龄也稍有差异。
尽早开始投资
流行图书《穷爸爸富爸爸》教会了我们“复利的力量”,下面的例子可以让你体会到尽早投资的好处:
如果假设年平均收益率为11%。一个20岁的人如果每个月投资67元的话,那么在他65岁的时候可以得到100万元的资产。换言之,为了获得一笔100万元的资产,一个20岁的人在这45年中将投资不到37000元。如果这个20岁的人等到35岁时才开始投资,那么他为了在65岁时得到七位数的资产,他每个月就得投资202元。要是一直等到40岁时才开始投资,那么一个人为了在65岁时得到100万元的资产,他每个月就需要投资629元。如果一直等到50岁才开始投资,要想在65岁时获得100万元的资产,每个月就得投资2180元。
这份《金钱规划》包括:
第一买一套像样的房子,包括装修大约50万元。50万元能解决的房子或许还是位于北京、上海的等待晋级的城乡接合地区。
第二买一辆还算安全的车约15万元。一辆车的使用期顶多10年,35年就得买3辆车,加上维修保养、税金兼罚金,至少100万元。
第三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要35万元。35万元是把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养到仅可自食其力的年龄,不包括送出国门去深造,也不包括学习钢琴、绘画、舞蹈、球类、南拳北腿、电子游戏……
第四孝敬父母要43.2万元。因为一对夫妻要养4个老人,按每月给每个老人350元,孝敬35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