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改写纪录(新书求月票)
。比如为了从潜艇的鱼雷发射管里发射,导弹的最大直径不能超过五百三十毫米,而且必须采用折叠弹翼。又比如为了装备到快艇这类小型舰艇上、在一辆发射车上部署三枚,导弹的总体质量就得控制在一千三百公斤以下。
受此种种限制,又要保证射程达到指标,就只能牺牲其他性能。
比如导弹的巡航飞行速度只有零点九马赫,即便在俯冲攻击时抛弃涡轮发动机、用火箭发动机加速能将速度提高到一点三马赫,可是掠海攻击时最大速度在一倍音速以内,所以仍然是亚音速导弹,最多算得上是跨音速导弹。
受到影响的,还有导弹的战斗部质量。
一枚重一千二百公斤、射程接近三百公里的反舰导弹,带延迟时间引信与二级火箭发动机的半穿甲战斗部的总质量最多三百公斤,装药量绝对不可能超过一百公斤,比“日灸”比起来,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可惜的是,排水量只有“华盛顿”号十分之一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没有强壮的体魄,根本受不起多枚“日灸”的热情拥抱。
西方国家不太热衷超音速反舰导弹,与“日灸”体现出来的问题密切关系。
较高的飞行速度有利于突破敌人的防空,也把留给导弹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使导弹在遇到干扰与欺骗的时候很难迅速做出反应,即便做出了反应,也往往因为飞行速度太快而冲过头。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受到干扰的是c-803这种亚音速反舰导弹,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因为飞行速度较慢,所以c-803的火控计算机有更多的时间分辨真假目标,即便受到欺骗,也能迅速转向扑向真目标,就算飞过头,也能凭借较小的转弯半径绕回来,继续攻击主要目标。
这样的导弹用来对付巡洋舰都有点吃力,更别说对付航母了。
以当时的情况,“华盛顿”号挺过这一关的把握并不小。因为c-803的战斗部威力非常有限,而且大都设定为俯冲攻击,所以就算能够击穿厚达七十多毫米的装甲飞行甲板,也不大可能击穿航母的主甲板,也就是机库那层甲板。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跟在“日灸”后面的c-803中,不少在受到欺骗、甚至飞过头的情况下绕了回来,最终击中“华盛顿”号。
因为有“日灸”在前面开路,让美军战舰将本来就不多的rim-116用在了更加难以拦截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上,所以c-803突击的时候,几乎没有遭到导弹拦截,只是得在最后关头过“密集阵”那一关。
必须承认,c-803这种“通用反舰导弹”对付航母的时候有点力不从心。
作为一种大批量生产,能够由轰炸机、战斗机、水面舰艇、潜艇与岸基导弹发射车携带与发射的反舰导弹,c-803在设计的时候就有很多性能指标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