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却既不致命又不难对付,在编织关系网上就自然没有在欧洲和东亚那样认真。
这次中国对英美两国石油的禁运,使美国吃惊地发现在印度洋地区竟然没有一个英语基督教同盟靠得
住的盟国。美国的一些战略家开始反思一手导致英国从印度撤退的罗斯福和杜鲁门是不是在获取民族解放
美名的同时,也留下为后来成型的英语基督教同盟的致命弱点。
英美两国的最大优点是转弯快,从不为自己的立场突然改变而脸红。既然印度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
所以,尽管中国并没有完全掌握印度洋的制海权,但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所拥有的对敌对海军强大的威
摄力、马六甲海峡等海上通道的控制权和以迪戈加西亚岛等为基地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共同构成强大
的海权,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
任何东西都是失去后才知道它的价值,美国这次也不例外。长久以来,在美国的战略地位排列中,一
直是欧洲、东亚、中东……这样的顺序。要不是中东有油,恐怕美国人根本对印度洋不屑一顾。再加上印
什么侵略、民族和人权等问题统统让路。他们根据印度种性社会特点,开始多方面拉拢印度上层,并通过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对印度展开大规模军事和经济援助。妄图通过印度一方面迂回中亚地区“新月型
地带”,向欧亚“世界岛”的中心地区渗透,另一方面在南亚和印度洋营造制约东亚的地缘政治条件。一
旦政治、军事上的条件成熟,美国就可以与印度联手夺回印度洋的控制权,扼住对东亚至关重要的海上交
通线。英美动作连连,俄罗斯也怕失去这个传统盟友,便提供印度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一时间,印度左右
度洋周边地区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宗教冲突,是传统的宗教斗争主战场,理所当然成了世界上的战争多发地
区。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中竟有近一半是在这一地区爆发的,比如三次印巴战争、斯里兰卡内战、五次中东
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亚国家战争、索马里内战、埃厄战争、也门内战等等。这些
战争虽然热闹,却根本不能和主要发生在其它亚欧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特别是和两次世界大战在大
西洋和太平洋上发生的剧烈大海战想比,印度洋简直太平静了。这种印象使美国认为印度洋地区麻烦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