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麦克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欢跟随工作而来的丰厚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有只增不减的特点。
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老板,经过多年的忍受,最近他发觉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别的公司高级主管的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职位并不费劲。
回到家中,麦克把这一切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重新界定问题,也就是把你正在面对的问题换一个面考虑,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麦克听,这给了麦克以启发,一个大胆的创意在他脑中浮现。
第二天,他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请公司替他的老板找工作。不久,他的老板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尽管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他的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正好这位老板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也厌倦了,所以没有考虑多久,他就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在成为老板的道路上,因循守旧是你必须克服的一大障碍。不要指望未来某个不确切的时候“情况将会好转”,而将就着过日子。如果你不改变因循守旧的习惯,那些转机将永远不会有。事物有一个可悲的趋势,那就是它们永远不会自我转变。靠一个精神上的“延期计划”生活,总是期待和希望,这是无益的,它将永远不会把你带到某一个目的地。你可以检测一下,看是否常常对自己说:
(1)我希望一切都将朝最有利的方面转变
(2)我愿自己能在这件或那件事上做些什么
你承认正用这些想法在自己周围建立封锁线吗?你意识到“希望”和“祝愿”这两个词实际上使得你什么也干不了吗?坐等不会给你带来什么,事实上你的惰性可能引起了一种情感上的麻痹,使你不能做出一些重要的决定。
要对你自己说:“我已经明白”,并且动手干起来。除非你去促成事物的转变,否则,未来的情况将是依然如故。
的确,要干,就需付出代价和担当风险,你的努力也可能会遭到失败;如果你躺在原地,你就免遭风险和失败。但是,结果会怎样呢?你避免了失败,但同时也避免了成功。
很多人不敢创新、或者说不愿意创新、是因为他们头脑中关于得、失、是、非、安全、冒险等价值判断的标准已经固定,这使他们常常不能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个人有100%的机会赢80块钱,而另外一个人是有85%的机会赢100块钱,但是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会选择最保险安稳的方式——选择80块钱而不愿冒一点险去赢那100块钱。可如果换一面来设定这个问题,一个人有100%的机会输掉80块钱。另外一可能性是有85%的机会输掉100块钱,但是也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输,这个时候,人们都会选择后者,赌一下,说不定什么都不输。
这个例子使我们明白,平时我们之所以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常常是因为我们从惯性思维出发,以至顾虑重重,缩手缩脚。而一旦我们把同一问题换一面来考虑,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新的成功者。
其实许多最有创意的解决方法都是来自于换一面想问题,在对待同一件事是时,从相反的方面来解决问题,甚至于最尖端的科学发明也是如此。所以爱因斯坦说:“把一个旧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来看是需要创意的想像力,这成就了科学上真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