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170章

第170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显然印度海军准将拉维.

萨蒂亚忽略了临时征用起来民用船只,在两栖垂直登陆作战中的巨大作用。与海军舰艇相比商船不但运载量大、航程远、运费低,而且对外界条件如航线、天气等要求低,因而具用很强的军用潜力。许多国家的经验都证明,有一支在和平时期准备充分的民船队伍,战时能有效的担负起海上补给、维修、反潜,甚至防空等任务,使海军的作战能力成倍提高。

自二战以来,商船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便利用商业集装箱运输船临时改装成简易航母:“大西洋堤道”号和“大西洋运送者”号。虽然在战争中“大西洋运送者”号被阿根廷空军击沉,但其在战争为仅有2艘轻型航空母舰的英国远征军提供了足够的空中支援。而为了应对昔日的台海危机,中国政府也同样保持这一支规模庞大的“战时海军”。

面对突然冲上海滩的庞然大物,防御方立即调集了所有的火力攻击着这满载着威胁的新目标。“快打开舰首的登陆舱门。”密集的炮火不停的在战舰四周的沙滩上爆炸着。前甲板上中国海军的水兵们已经在炮火中用步枪加入到了战斗的行列之中。

炮火中072III型“玉亭”级大型登陆舰的前舱门的猛的打开,一辆辆96式主战坦克咆哮着冲上了沙滩。但就在此刻一团巨大的火球从印度陆军的正面防御阵地内射出。一辆96式主战坦克的炮塔在炮火中被正面击中。巨大的火光和爆炸声中,这辆坦克的整个炮塔被无情的掀去。

虽然96式主战坦克的防护性远不如中国陆军重装集团军所装备的98D型主战坦克,但在中印两军的地面战中仍没有被印度陆军火炮如此简单的摧毁的记录。正当所有中国陆军装甲兵为之诧异的时刻。数辆外型怪异的自行火炮出现在逐渐散去的硝烟之中。

这种自行火炮有着类似于印度陆军“胜利者”型主战坦克的底盘,但却比“胜利”型坦克多出1

对负重轮。低矮的炮塔上一门修长的130毫米加农炮仍在不时喷射出刺眼的火焰。很多普通的中国士兵并不了解他们所遭遇的对手,于是习惯性的根据其外型称其为印度陆军新研制的“象”式坦克歼击车。但实际上这种不为人所知的武器是印度陆军于1987年“胜利者”型主战坦克底盘改制的“石弩(Catapult)”型自行火炮。

“石弩”型自行火炮是印度陆军在缺乏支援火力下的临时产品,印度陆军拆除了原有“胜利者”型主战坦克上的炮塔,加装了安装拥有半敞开式的简易装甲防盾的1门130毫米M-46式加农炮而组成。由于其武器系统的方向射界有限,最大射程只有27公里,所以仅在生产了100辆左右便停产了。

但鉴于着中印两国陆军地面战中印度所装备的俄制坦克的糟糕表现,迫切需要大威力反坦克火炮以压制中国陆军坦克优势,印度陆军开始重新评估将“石弩”型自行火炮作为反坦克支援火力的可能。这种出自战时无奈之举的产品,类似于二战中苏联红军应急生产的SU-152型反坦克自行火炮。利用大口径加农炮在平射状态的巨大初速和高能爆炸弹药开摧毁敌方的装甲目标。

虽然这种自行火炮有着强大的火力,但是糟糕的火控系统和稳定性,使得这些自行火炮仅在阵地防御状态下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旦脱离的阵地,其脆弱的装甲和缓慢的装填速度,使其在现代化的主战坦克面前几乎不堪一击。不过首次在哈夫洛克岛海滩的防御作战中,1个连的“石弩”型自行火炮还是意外的摧毁了6辆中国陆军的96式主战坦克。这一意外的小小胜利令使得印度陆军大受刺激。也为印度陆军装备研制此后一系列错误的埋下了第一颗种子。

除了滩头的阵地攻坚之外,在各岛的陡峭海岸线上、岛内的丘陵地带惨烈的搏杀也在同时进行。与海岸登陆的血战相比,中国—东盟联合舰队的各两栖登陆攻击集群的垂直登陆部队的进展同样也并不轻松。

中国—东盟联合舰队在战斗中一次性投入用于垂直登陆的武装直升机群远超印度守备部队的预料。印度要塞司令部最初的防御构想中,认为中国-东盟联军能投入的垂直登陆机群不会超出3个营级规模的攻击机群。虽然中国人拥有足够的武装直升飞机,但有限的起飞平台将限制这些部队的攻击效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