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封王拜官
“那不知太史令的反驳意见呢?”
户部便是所有人都向往的美差,整日与金钱打交道,想想都觉得激动。
长平王仅是赢得了大武试状元。有所成绩,可唐王的封赏实在过重了些。
许王使了个眼神,果然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此封赏之法不妥。”
说话之人,官居太史令,其职业是掌管起草文书,策命百官,当然其最主要的职责还是记载史书。
如今朝堂之上,七珠亲王仅有许王和豫王两个人。
这些年,此二人也是着有功绩,而唐王是赏罚分明的君主,不会因为此二人有着狼子野心拒而不赏。
真正圣明的君主不会吝啬封赏,驭人之道,不分人品如何,有功者当赏;有过者,亦必罚之。
唯有如此,当是为君之道。
唐王李牧尘始终秉持此番,帝国才会蒸蒸日上,繁华盛极一时,更超贞观盛世,犹可见唐王是个合格的好皇帝。
“太史令!你掌管史记,怎么也对朕的决策有异议?”唐王问道。
太史令张谦是许王之人,在朝中也不算什么秘密,这些年,许王借助他的手,篡改了不少历史,其中抹去了很多豫王的功绩,并在史书中平添了几笔自己的功德。
虽然史官的地位没有那么高的权重,可谁不想青史留名,尤其是那些贵族王侯,都想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臣虽是史官,却也是朝中谏官,陛下此法有欠妥当,臣当是要提出来。”张谦说道。
有大臣反对,本就在李长生的预料之中,触及到了利益派们的禁区,他们必然会站出来阻拦。
而许王和豫王二人,这些年来也是立下不少功劳,若是平平之辈,又如何能封至七珠亲王呢?可见此二人也是做出了一些事情。
只不过……
对于李长生而言,来到了长安城不过数月之久。又刚刚大婚,政绩也是平平,而今被封为七珠亲王兼任户部侍郎,如此可就不得了了,
七珠亲王且是不说,户部侍郎协助尚书协助处理户部相关政务。那可是掌管帝国的钱袋子。
有个词语怎么说的来着?哦对,“小官巨贪”,身居要职,即便再小的官吏也能够成为巨型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