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阿弥陀佛又道:“我让汝去似有偷袭之嫌,但一者,汝非我正式弟子,二者,你走之后便拜释迦牟尼为师,三者,佛法修为全为世人造福。故算不得偷。最重要的是,于释迦牟尼之心镜修炼法门,以我心镜已是窥得一清二楚,只是我不愿走那一路罢了。倘你慧根灵透,或可融得二家之长,彼时,佛家功德修为当更上一层,此乃功德无量之事。”
有了此翻教诲,观音菩萨一切照办。
自跟得释迦牟尼如来,观音发现如来佛法修为虽承得阿弥陀佛,但内中确有许多实是如来自修所得,自身虽同如来一般已修得佛身之体,但一较如来,实是差得远了。于是衷心佩服,真心以如来为师,虔心修炼,绝无二心。否则以如来修为,观音若有二心,岂有不知之理。观音于西天极乐世界所修心镜却是从未开过,这一点如来不知却是事实。
而今观音见如来神情恍惚,却不知为何,说不得只有把第一心镜打开以观如来心
镜。观音在紫竹林内以净瓶中圣水洒扫一翻就是阿弥陀佛所授之九转倪罗佛法。
可这观音却是鲜有中的一个。
观音出身非比别个,她原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身边两大菩萨之一,另一为大势至菩萨。她二人于极乐世界潜心侍奉阿弥陀佛。于佛法真谛实已是悟的透了的,于西方已是佛光护体的身子。阿弥佗见她实是颖慧,便帮她隐了佛光,让她到娑婆世界跟随释迦牟尼历练修习。顺便也做一做接引之事,就是接引了有缘的成佛者入了极乐世界修心养
故而于这佛光加身之事她是早已深谙的。此时经红孩儿于不经意间一问,立时便知其中因果。
南海跟随释迦牟尼日久,如来修为之深,实不可以想象,以南海之修为尚不能窥其深浅。以南海的眼光看来就是极乐世界的阿弥佗,其修为也不能说就高了如来一筹。南海已知晓,悟空与唐三奘实已分了如来护体佛光。一想到这一层南海不由得错颚非凡,此之前还对悟空和唐三奘心不满,现在看来实是轻视不得。此二佛身之尊已是等同于释迦牟尼的了。
想到这一层,南海心情愈加郁闷。难道真的要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么?以如来之修为纵是分得部分佛光给予他们,也还不至于就使如来神情恍惚,这其中定有他故。
想到这儿,南海再不迟缓。
左手玉净瓶轻托胸前,探右手捉了杨柳枝,沾了瓶中玉露,沿着紫竹林外围点点洒洒。完毕,踏足入林,暗念真言,无形玄壁生成。入得此林,就是释迦牟尼来了也怕一时觅她不得,更别说猴头悟空了。她于林内却看得外部清清楚。右手指尖轻弹,一滴玉露早已落在林外莲花座上,又一白衣大士悄然坐在莲花宝座之上。
自此,南海,安心怡性,以竹叶铺地,端坐于上。南海敛神内视,早已窥见心镜,
当年,阿弥陀佛于观音临入灵山之时,曾有言曰:"以汝之身,虽已入佛之境,但佛法无边.汝之心镜已有小成,可达五界之数,想那释迦牟尼如来也不过七界之数.虽说相差仅为二界,但慧根深浅还靠个人.数慧根虽深,但也难说能够超越释迦牟尼如来,在阅历和修为上,你与他更是差的远了,这一点上,他可为汝师.你侍奉我多年,按说燃灯是汝师兄,你也可算得释迦牟尼师叔.但你我之间并无师徒名份.到那以后,可对他以师相称.可学得无上佛法,与汝大有好处.我心镜虽已达至高境界,但在佛法修为上,某些方面我倒是与释迦牟尼如来有些差距.学他之长补我所授之短,汝当有作为.不过以你现在的修为,释迦牟尼必不以你为弟子.毕竟汝身已现佛光,已入佛家境界.走之前我要为你隐去佛光,这一点上,以你的修为尚难办到.汝心镜之高在灵山之上除了如来,鲜有能与你匹敌者.但既以弟子相称,切不可随意显露心镜之高低.随如来之后,汝心镜当可另炼.隐去随我所炼心镜.你慧根本深,再加上现在佛身之体,再炼心镜绝非难事.以后你将具备两家心镜,虽说都是佛家,但我与释迦牟尼所走路子有所不同.我所走这一路纯系阳刚.想当年我为激发自身潜力,也以免自己懒惰,誓炼无上心镜.我这心镜有一弊处.遇到心镜强于我者,不可强开心镜,否则必有损伤.我以此手段强制自己不可懈怠.我今日能有此翻修为,可以说,也是得益于这个弊处.不过遇到修为更高之人,也并非不可用.但是要另辅法门.时间,地点都要选得恰当,也可窥得彼方心镜.同时辅我圆转倪罗功可不让彼方窥得汝之心镜存在.宛如常人,你在暗处窥得明处之人,而明处之人窥不得你.释迦牟尼之心镜又自不同,他走阴柔一路,同时带得三分刚气.若练得九界之时,我之心镜也未必强于他.但就是这阴阳相辅同时相修却是难上加难.释迦牟尼心镜一直处在七界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