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个脸孔生疏的生化学家走到他跟前搭话:“你知道吗?纪录里说机舱内所有橡胶制品都熔解了。其实那是糊涂话。”
“什么?”孟察上将感到这个人说话有些来历。
隔了一会,他又说;“我的塑料通气管正在熔解。一定是飞机的振动……变成粉碎。”
大约十秒钟后,一副软弱无力的声音又响起:“不好了!机舱内一切橡胶制的东西都熔化了——”
之后,消息就中断了。
孟察上将把纪录重复看了几遍。每看一次使加深了一分惊惶的感觉。事情很明显:幽灵机闯进了“野火区域”,深入了六分钟之久才发觉并转向北飞;而飞机一开始进入“区域”范围便已经呈现不稳定,最后便失事坠毁。
他问:“通知了‘野火小组’吗?”
毕仕上校进一步介绍情况说:“那架幽灵机有四十分钟飞离航线,经越‘野火区域’上空。”
“哦——又是‘野火区域’!”
“不错。它进入后二十分钟便坠毁了,当时飞行高度是二万三千英尺。”
“调查队什么时候从基地出发?”
“半个钟头之后。”
“你是指那伙搞细菌的吗?一个钟头之前已经通知了。”
咦——已经通知了一个钟头,为什么他们毫无反应呢?难道是忘记了电脑通信机?孟察上将皱起了眉头。
“让我们看看飞机的残骸吧。”孟察上将走在最前面,用手电筒照向一堆废铁。
失事现场在西部山区。西下的夕阳,照着储红色的泥土,好一派苍凉景象。
飞机失事后已起火焚烧,机身也已摔成碎片,简直不成样子。孟察上将拨开一堆焦炭般的东西,随手捡起一块骨头。奇怪——上面没半点皮肉。
孟察放下听筒。
所谓“野火区域”,就是比蒙镇周围的地方。他想:为什么两天前不放核弹呢?不放就是错误嘛。唉!当时说暂缓执行“七—一二指示”我就有意见,不过上头的命令不好反对便是了。我以为“野火小组”会提抗议的,可是——他一边想一边摇头,最后拖着疲乏的身躯进入厨房,跟妻子说又得出门工作了。
孟察上将到达现场时,有关工作人员交给他一份文件,上面纪录着幽灵机坠毁前与犹他州“托柏加中心”的对话。
纪录如通常那样,是沉闷的,但最后的几句话却颇引人深思。
驾驶员说:“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