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古代汉语 > 第132章

第132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贾谊

贾谊(公元前201-公元前169),西汉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很有才名。二十多岁时,文帝任他为博士。不久,升为太中大夫。任职期间,在政治法制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议。文帝想让他担任公卿职位,但一些大臣批评他"纷乱诸事",后来文帝也疏远了他,派他做长沙王太傅。四年以后,被召回京城,改任梁怀王(文帝少子)太傅。这期间,贾谊曾几次上疏陈述对政事的看法。但终未被重用,才能无从施展,因此郁郁不得志。后来梁怀王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作太傅的责任,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三十三岁。

贾谊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政论家和辞赋家。他议论政事多中时弊,犀利激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对后代有一定的影响。后人将他的政论文辑在一起,名为《新书》。

论积贮疏[1]

管子曰[2]:"仓廪实而知礼节[3]。"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4]。"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5],则物力必屈[6]。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7],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8],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10]。残贼公行,莫之或止[11];大命将泛[12],莫之振救[13]。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4]?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15],公私之积,犹可哀痛[16]。失时不雨,民且狼顾[17],岁恶不入[18],请卖爵子[19],既闻耳矣[20],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21]?

[7]东园,官署名,专门制作供丧葬用的器物,属少府。温明,下应有"秘器"二字(依王念孙说见《读书杂志》)。这种温明秘器,形如方漆桶,一面开着,把镜子放在里面,悬在尸上,大敛时,封入棺内。因藏在棺材里,所以叫秘器。

[8]乘舆制度,指皇帝的丧葬制度。

[9]輼(wēn)輬(liáng)车,像衣车,旁有窗,关上就温暖,打开就凉爽,所以叫輼輬车。这本是供人卧息的车,后因用来载丧,於是成为丧车。

[10]黄屋,用黄缯做车盖的里子。左纛(dào),在车衡(辕端横木)的左方插上纛。纛,饰有羽毛的大旗。按:黄屋左纛,是皇帝乘舆的制度。

[11]材官,高级武官手下的武弁。轻车,汉代兵种之一。北军,汉代禁卫军之一,共五营。五校,即五营。北军五校的军士只有在皇帝出殡时才充任仪仗队,现在为霍光送殡,也是用皇帝丧葬的制度。

[1]疏,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上给皇帝的奏议。本文选自《汉书·食货志》,标题是后人加的。战国秦末之际,由于连年战乱,社会生产力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图恢复社会经济。文帝卽位后,励精图治,提倡节俭。当时生产力尚未完全恢复,很多农民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于是贾谊上这篇疏,说明农业生产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要文帝鼓励人民从事农业,积贮粮食,以防意外。

[2]管,同管。《管子》旧题为管仲撰,其实有很多地方是后人在辑录的过程中伪托的。

[12]军陈,军队排成行阵。陈,阵。茂陵,汉武帝的墓地。霍光的坟墓在茂陵的东边。

[13]三河,指河东郡、河内郡(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河南郡(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区)。卒,指服劳役的隶卒。穿,指穿圹,即挖掘墓穴。复土,下棺后把土填上。起冢,封起坟头。

[14]大意是在祠堂附近用三百户人家作为看守陵园的一个邑。

[15]长丞,守护陵园的官吏。如旧法,等於说按旧例。

第九单元文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